第171章:李澈登基(喵姐姐和氏璧1)(2 / 2)
崔来福将刘萱送至刘府门外便走了,刘萱没有客套的留他,她知道崔来福的痛不必任何人少,何况如今他也定是事务繁忙,只对他道了谢,而后便目送着他驾着马车消失在夜色之中。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有些泛白了,秋菊与冬梅陪着刘萱目送了崔公公,而后便急忙将准备好的手炉递了过去。二人瞧了一眼刘萱木然的神色,没有开口问话,只默默跟着她进了府中。
回到屋子刘萱便在桌旁坐下了,她愣愣的坐着愣愣的出神。她觉得自己想了很多,可转念却发觉自己什么都没想。
天色大亮之时她才回过神来,急忙唤来秋菊与冬梅吩咐道:“快准备孝服与孝布。”
秋菊与冬梅听闻吩咐,顿时便愣住了:“小姐……”
刘萱看着她们点了点头,肯定了她们心中的猜测。二人顿时从发愣中回神,冬梅一句话更是脱口而出:“那太子殿下……”
说到此处她却突然闭了嘴,只有些担忧的看着刘萱。
刘萱微微一笑,让自己尽量看上去十分平静与自然:“他自然是要登基为帝了,圣上有遗旨,已经将我赐婚给邓玉,待大丧之后便举行大婚。”
她说的十分轻松,似在说一件事不关己的事情,可她越表现的如此,秋菊与冬梅却越是从她身上看出了一抹悲凉。
她们二人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秋菊一拍手露出一个兴奋的神色来:“太好了!世子对小姐的心意,连我们看着都羡慕不已呢!小姐今后嫁入了王府,世子定会将小姐宠到天上去,我们跟着进了府以后肯定也在王府横着走的,王府尽是些大老爷们,想想今后能支使他们就让奴婢高兴!”
她说完急急用手肘戳了戳冬梅,笑着问道:“冬梅,你说是不是!”
冬梅微微一愣,而后回过神来,赶忙露出一个笑容跟着点头:“正是呢!奴婢想想都未小姐高兴!”
刘萱看着二人神色不变。她点了点头:“我确实是该高兴的,他定会对我很好……”
她说完又低声补了一句:“我真的该高兴的……”
秋菊与冬梅见状,露出比先前更大的笑容来,二人细细叨叨的说着嫁入王府的好处。什么可以欺负大龙啦,什么可以借着邓玉的势横走京城啦,什么以后不用看其它贵妇的脸色啦,反正邓玉就是个无人敢惹的角色嘛。
二人直说的口中发干,说到再也想不起还有什么可说的,这才悻悻闭了嘴。
刘萱瞧着二人叹了口气:“现在说这些作甚。还是快将孝服与孝布备好,过一会就消息就该传出来。”
秋菊与冬梅闻言立刻下去准备了,刘萱看着二人背影,微微叹了口气,不过经由二人一闹,她心中那抹莫名的压抑也淡去不少,正如她们二人所言,自己确实该高兴的,因为嫁给了邓玉她便又可以做回以前的自己。
李氏王朝十八年,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年末太祖皇帝驾崩,新帝李澈继位,然新帝继位当日,新帝与吴贵妃之子,仅有半月大的皇长子李易没了。
听闻这样的消息,秋菊与冬梅叹了口气,将刚刚撤下的丧帆又重新挂了上去。
刘萱看着院中的丧帆低声自喃:“易么?竟是一个易字。”
她低喃过后唤来秋菊与冬梅,让她们将丧帆撤下。
秋菊与冬梅微带犹豫:“这毕竟是皇长子陨了,若是不挂丧帆会不会……”
“不会的。”刘萱摇了摇头,她的面色有着微微的苦笑:“不会的,你们信我便是。”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新帝便颁发了旨意,说是体谅臣民悲痛,然皇长子年幼受不起举国哀丧之义,特命臣民撤下丧帆平常度日。
听闻了这样的圣旨,秋菊与冬梅面面相觑,只有刘萱仍是一片平静。
撤下丧帆的旨意刚下没多久,太祖皇帝的另一道遗旨也昭告了天下。
柳太傅义女刘萱将许配给宁王世子邓玉为妻。
与遗旨一同颁布的还有新帝的一道圣旨,辽国年年犯我边境,如今辽国内乱正是发兵攻辽的最佳时期,新帝将御驾亲征一举破辽!
而新帝御驾亲征的日子,便定在了宁王世子大婚后的第二日。
新帝与刘萱的瓜葛世间人人皆知,两道圣旨同发,不免让有心人开始猜测起来,莫不是新帝无法接受刘萱嫁给宁王世子,故而出京避上一避?
当然这样的念头,他们也仅是在心中一闪而过,笑话,一代帝王一代明君岂是儿女情长之人,再者新帝若是真的有意避开,又怎会选择在大婚的第二日,而不是大婚之前甚至大婚当日御驾亲征呢?!
有着这般念头的人,深深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新帝在太祖皇帝在世之时便已监国过年,这么些年李氏王朝一日比一日富强,臣民们也渐渐上下一心,新帝讨伐辽国,御驾亲征,定是时机已到,而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儿女情长。
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世子大婚的日子也渐渐近了,由于过年之时太祖皇帝驾崩,这年大家都未曾过的好,如今借着世子大婚众人也行个热闹之事,将去年的悲痛一扫而空。
明日便是宁王世子与柳太傅义女刘萱的大婚之日,京城众人已将世子大婚当成了一件普天同庆的喜事,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绸,整个京城变的如同过年一般热闹。
然而这京城的中心,皇城之内,却显得十分冷清。
崔来福依旧是大内总管,如今的他自太祖皇帝驾崩之后,苍老了许多,此刻正在御书房外静静站着,一旁的小柱子看了一眼里间忙碌的明黄色身影,压低了声音轻声道:“师父,世子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陛下这几日也越发睡的不好了,昨儿个更是一夜未眠,盯着一张画像看了许久,半夜之时还翻出一封信来,一坐便是一夜,徒儿瞧的清楚,那画像虽只是个背影但显然正是刘姑娘。”
崔来福看了一眼小柱子,面上微有责怪之意:“你怎的不劝一劝陛下?”
小柱子苦着脸正要解释,崔来福却深深叹了口气:“陛下的性子与先皇太过相似,先皇若不是情伤极重又怎会英年早逝?杂家瞧着陛下如今这模样,只怕比先皇更要重情,怕只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