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分析局势(2 / 2)
周仁远笑道“无妨,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桂王府还是很安全的,大家这点可以放心。”
“就是,吉王侄儿,你这个小叔叔没有在这点本事,能掌控整个衡州府吗?你就放心吧。”朱恭枵笑道。
“周王叔说的是,侄儿孟浪了。”朱慈烨羞惭道。朱常涧看了一眼周仁远道“诸位王爷都知道,我这侄儿为大明经历生死,可是还不是被赶回了衡州?当然,大家可以说他是藩王,于祖制不合。可是你们看看,从
以前的孙承宗孙阁老,袁崇焕,到现在的卢象升,洪承畴,死的死,罢官的,辞官的,一大堆。这大明还有几个能打仗的?”朱常涧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还有远在锦州的祖大寿投降了鞑子,曹文诏,曹变蛟两叔侄不知所踪,也不知是死是活。咱们就说眼前,孙传庭不远千里从潼关驰援开封,可是这离开封最近的就是左良玉,他可有二十万大军,可是他呢,见到李自成就逃跑,反而他的日子过的比谁都好,听说他军营里天天歌舞升平。这叫什
么事啊?皇上拿他敢如何?还不是只能逼着孙传庭出关?”
他转身对着朱恭枵说道“当然,我的意思不是不要驰援开封,而是远水解不了近火,朝廷拿左良玉没辙,只能逼迫孙传庭。”
朱恭枵点头道“叔王说的在理,侄儿理解。”刘熙祚脸色微红道“那—那是皇上也有苦衷,没有办法的事情。”
“我知道刘老大人是朝廷的命官,还解救过本王。可是这打仗不是儿戏,朝廷不能瞎指挥吧。这不,后果显现出来了吧。”朱常涧两手一摊说道。朱常瀛点点头感叹道“王兄分析的极是,我看这么些年,朝廷老是出昏招,使得流贼的势力越来越大,这样下去,这大明可真要亡了。算了,还是顾上我们眼前衡
州的安危才是。”
“所以啊,父王,孩儿准备改革一下衡州的军制。”周仁远笑着说道。
“什么?又要改?你这不是已经改过军制了吗?”朱常瀛纳闷道。
“我这小老弟想法奇多,叔王你就不妨听听,我等也好参详参详。”朱恭枵说道。
“父王,孩儿发现自成祖以来,军中每每派有监军监视统帅将领,令出多门,使得将士不知听谁的号令为好.所以孩儿准备取消监军一职。”周仁远说道。
“就是,这监军大多不知兵,却在那里瞎指挥,我看要取消。”朱恭枵很是赞同。
刘熙作也深有体会道“永明王说的极是,这监军都是太监一不读书,二不知兵,打起仗来带头逃跑,确实是个弊端。”
周仁远笑着对刘熙作说道“接下来,我要提高武将的爵位,不再以文制武,以后文武同级,不再有高低之分。刘伯父,您觉得呢?”
刘熙作涨红着脸道“这可怎么行?一群武夫没有了文官的制约,那岂不要造反了?”周仁远“扑哧”一笑道“刘伯父,别着急,等小侄说给你听听。这武将生来就是打仗的,可是这文官生来就是治理国家的,可是你们硬逼着文官带兵,有多少文官
和这监军一样知兵啊?”刘熙祚想张开说话,周仁远制止道“您别急,我知道您老是文武双全,可是您想想大明自太祖立国以来有多少个文武双全之人?小侄记得,圣人阳明先生算一个,
孙承宗孙阁老算一个,袁崇焕算一个,卢象升算一个,孙传庭算一个,洪承畴算一个,还有就是您刘老大人算一个,大明立国三百余年,就出了您这几位啊!”
刘熙祚满脸通红,摇摆着双手的道“我可不敢和他们几位同列。”周仁远笑道“您老别谦虚!文人会打仗,那是天大的运气。尤其在本朝,出了这么多为文武双全之人,可是结果呢?所以说啊,武将得专门会打仗,提高他们的品
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知道打赢了仗照样可以封爵,可以进入朝堂中枢。”
“诶——?进入朝廷中枢这可不是小王爷你说的算的。”刘熙祚连忙说的。“在这个大时代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周仁远决然道,“我在衡州开演武堂,为了什么,就是要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既能打仗,又能读书写字的将领。打仗不光
靠勇敢,还得靠智慧啊。”
“对了,四儿,你的演武堂怎么样了?听说还有罗斯特他们去讲课?”朱常瀛问道。“现在演武堂招收的都是从军中选拔的良家子,人数不到五十人,孩儿请老罗他们讲课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在西方的战法如何?同时请了开封的王燮和李光殿教他们
认字和流贼的打法,因为时间的关系,第一批马上要结业了。”周仁远说道。
“这可不得了,这下从演武堂出来不都是文武双全之人?”朱常涧叫道。“伯父,还差的远呢。他们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要真正做到文武双全,只有靠战争的不断磨练才会成才呢。”周仁远说道。“不过,我希望他们将来能真正成为我衡州军中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