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武昌首义 第11章 军议:革命军陆军第一镇(一)(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血色辛亥 !
1911年10月11日凌晨四点,武昌城内黄鹤楼,灯火通明,革命党人正在此聚议。楼上四周,铁血十八星旗正高高飘扬。
两个多小时以前,早已经攻克了藩署(布政使衙门)的蔡济民,率重兵占领此处。不久之后,革命军各路主将,都接到总指挥王麟命令,齐聚黄鹤楼。
如今武昌城内全部底定,并无另一个时空革命军夺取武昌城后,还留下了许多未缴械的清军残部,使得后者可以猝然发难的情况,因此,王麟可以放心的召集各路军将议事。
一个小时前,王麟到达黄鹤楼,首先入眼的就是那幅很有名气的楹联:“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后世那个大学生王麟,对于这始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的黄鹤楼,曾今心向往之,然而却从未得闲到此一游,如今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弥补了当年的遗憾吧。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麟心中畅快,不自觉就吟出了这首传唱千古的名作。
“总指挥,崔颢这首诗虽然格调高雅,可是语意悲凉,不合为现在应景之作啊。”蔡济民心情也是一片大好,忍不住插言道。
王麟眼珠子一转,想起一首词来,不由笑道:“想要应景之作,还不容易,听我道来。”
于是高声念道:“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空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话落,身旁的程正瀛已经大声叫好:“好词,好词,气态万千!想不到总指挥还有七步成诗之能?”
蔡济民却是皱了皱眉,说道:“总指挥这首词虽然气势雄浑,却对仗未工,平仄不谐,恕属下直言,算不得佳作。不过,总指挥片刻吟就,也当得能文之士了。”
王麟大笑着摇了摇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了崔颢此诗,还有什么诗词能算佳作!”
这时,革命军各路主将都已陆续赶到黄鹤楼,向着王麟拥了过来。
“诸位,如今武昌城彻底掌握在了我们革命军的手中。当务之急,一是筹组湖北革命军军政府,二是迅速整编军队,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事,三是迅速联络各地革命同志,响应我们起事。如今,召集大家就是商量这三件事。”见到大家聚齐,王麟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确定了会议主题。
“先说整编军队一事,如今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军力,不下七千之数,加上收拢的散兵,约当9000余人,可以先编成一镇,先把架子架起来,日后再补充人员,大家看如何?”王麟首先定下基调,毕竟,王麟要是把军权牢牢掌握了,就是日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革命党元老来投,王麟也不至于被边缘化,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卒子。
“属下赞同,9000人约略可以组建两个协,以革命军士兵为主干,归顺清军和收拢的散兵打散编入各队。”蔡济民首先插言。(注)
其余人纷纷赞同。
“那就这样定了。现在先确定基本的军官人选。统制一职位高权重,系乎今后革命大业成败,大家看谁人合适?”饶是王麟脸皮已经锻炼出来了,此刻也是暗暗有些羞燥。
“那还用说,统制一职非总指挥莫属。”骁将马荣首先嚷道。
“总指挥在全军威信已立,是统制一职的最佳人选。”蔡济民附和道。
“炮队同志支持总指挥出任统制一职。”徐万年代表炮营表态。
余者纷纷出言附和,王麟也没想到,一夜之间自己就在军中树立了这么高的威信。
吴兆麟站在旁边尚未开口,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他。原来吴兆麟自觉尚未十分融入革命团体,因此有些顾忌,发言就特意落于人后。
见大家看着自己,吴兆麟缓缓开言道:“总指挥自然是统制一职的最佳人选,也不必再推举了。”
王麟赶紧摇了摇手,推让道:“我年轻识浅,难肩此重任,还请大家另择贤明!”说着这话的同时王麟暗暗叹息了一声,这就是“权术”啊,要是我此刻直接允了,虽然诸将表面不说什么,事后却未必心服,我只有一让再让,造出被迫接受统制一职的样子,诸将才会真正归心。
“娘的,在这个圈子混,只有遵守这个圈子的规则啊,什么领袖风范,其实就是做戏,但又不得不做啊!”王麟想起了后世某个叫李敖的,骂蒋氏父子“慢动作纪录片”的愤世之言,忍不住暗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