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草清 > 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唐朝好和尚 天下枭雄 闻樱谢骞 摄政王,王妃又又又搞事了 浴血抗战 明朝好丈夫 岁仙传 斜风 最才子 二十世纪新帝国

笔趣阁 最快更新草清 !

“官家,断七已过,你得振作起来,今日该去政事堂听政。别担心妾身,就只怨小四………………自己没得享人世的福分了。”

晨光洒枕,秀园寝殿,安九秀低声说着,李肆看着眼圈发红的妻子,怜爱地再将她揽入怀中。

四子夭折,对他的确是一个打击,不仅他心痛,安九秀悲痛欲绝,连带其他媳妇都很伤心,萧拂眉更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就觉是自己医术不精,照顾不周。这一个多月来,无涯宫后园是一片萧瑟。

在这种氛围下,李肆自然无心理政。原本他也不再过多盯着内政,这四年来,政事堂已基本接下了内政事务,再健全了省级财税,让内政也由各省分摊了一部分。而东西两院有了财税审核权,精力无比旺盛,跟政事堂和计司成天打架,只到闹得不可开交了,他才出面来作终裁。

从四子病重到现在,两个多月他都没去政事堂,也没对政事运转提过什么意见,但先有大疫,现在春旱又起,似乎是老天爷对他这般怠政有了意见。

捻着颌下的短须,乘车去政事堂的路上,李肆感叹道,三十而立,自己已经三十一岁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自己好像真有些倦怠了。光推转历史就能立稳一国了吗?现在不过是两场天灾,就让国中人心动荡,还将罪魁祸首推到了蒸汽机身上,这一国人心的根基,还是不够稳啊,自己还真是不能对内政完全放手。

到了政事堂,见到内阁群臣眼中的欣喜,李肆心说你们这帮家伙,是为我终于出来帮你们顶缸而高兴吧。

内阁的确正无比头疼,农人因春旱而失生计者,广东一省估计就有数十万…再加上福建、湖南和广西,国内受害农人绝对要超二三百万。虽说各省各县都在极力安抚,免田物税,赈济灾民,但要担起二三百万人至少半年的生计,地方之力远远不够。

若是换在满清,内阁、东西两院以及地方可不必背这么大的压力,免掉本就收不上来的税,让灾民自己流离去异地讨生活…有条件的地方供点粥食,注意着不让他们聚众阄事,这样已是仁政,反正黑锅都有老天爷背着,这是天灾嘛。

可现在英华一国,官府掌控地方很深…自然也要背责到底。而且灾民还有乡院、县院乃至省院和东西两国院的院事代言…都眼巴巴地看着官府、朝堂,乃至皇帝,各家报纸也将灾情细细道来,就觉惨不忍睹,各级官员都觉民情如山倾,根本不敢懈怠,李朱绶和刘兴纯两眼发红,他们已是几宿没合眼了。

这种情况下,李肆再不来政事堂,那就真的是怠政了…很多事情还需要他来拍板。

李肆也没废话,深吸一口气道:“有什么预案!?”

国事已不必他来出主意…内阁该已拟好了各类方案,就等他定夺。

李朱绶身为首辅,心中估计已揣下了数十份预案,他擅调和,自然也擅归纳。

三个预案,第一是老办法,以工代赈,地方修小水利…乡县道路,中央修大工程…将百万灾民纳入临时的基建体系。但这一案的花费太大,需要地方、中央以及工程受益者诸方协商,而且中央肯定要出大头。今年预算的摊子铺得很大,还受南北局势,以及缅甸战事的影响,预算也很紧。

第二是新办法,移民!说起这一案,政事堂都在感叹,皇帝见机在先,先南后北,现在有南洋这么大一块地盘,甚至还有南洲那样浩瀚无垠的大地,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人,简直是再理想不过的泄洪之地。将失了生计的灾民转给殖民公司,由朝廷补贴,殖民公司安排灾民在南洋各地定居,既是救灾,也是开发。

殖民公司也正需要移民,朝廷花费会少很多,但问题也是有的,大多数灾民都不愿移民,毕竟故土只是遭了短时间的天灾,为此背井离乡,实在划不来。

第三案其实是第一案的变种,朝廷在遭灾之地扶持新业,将灾民转化为工人,让灾民可以不依赖田地吃饭。这办法需要结合实地情况,要费很大精神,同时花费也很多。新立之业能不能稳住也是个问题,风险难测。

最后一案,就是汇聚上述三策,因地制宜,办工程,兴新业,加上移民。但这需要地方和朝堂投入海量人力去规划、管理和监督,同时是一项长期工程。三案齐上,就意味着将主旨为“安内”的国策继续推行下去,而且更加深入。

《浒墅和约》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同时在南洋,英华跟荷兰、不列颠两国的关系越来越恶劣,这时转头安内,变数太大。

李朱绶总结道:“内阁认为,单行一策,都只是治标而已,仅仅分流灾民,而并行各策,成效最大,花费也少,未来还能见得绝大好处,唯一顾虑的,就是两三年内,不宜大举动兵。”

内阁肯定已充分讨论过了各项方案,甚至都跟东西两院密切沟通过,李朱绶才能这般笃定,断言会有绝大好处。因为这事涉及军事和外务,李肆不拍板,内阁可无法按策实施。

李肆沉吟片刻,缓缓道:“多难兴邦,说的不是一桩必然的道理,而是我们应该化天灾之害,为国民之利。内阁这几桩建策,只有最后一策符合这个道理,其他各策,仅仅只是应付天灾本身而已。”

春旱不是一桩单纯的天灾,随后往往又伴随着夏涝,被动地应付这些天灾,国中人心也会不断动摇,这个过程,前世见惯了天灾场景和社会反映的李肆,已有很深的认识。

抛开道德不谈,就现实层面来看,这场春旱,以及后续多半会有的夏涝,带来了一桩绝大的财富,那就是几百万“活动人口”。

地方和中央的工程,需要海量人口…平日风调雨顺,不仅找不足这么多人力来办,工价也很高。

南洋殖民地的移民潮最近越来越疲软,不少新发现的熟地都无人去垦殖。扶南人口到了二十万就再没大的增长,勃泥辛苦开发多年,现在还不足十万人口,吕宋那边甚至还有不少民人回福建讨生活,因为国中百业兴旺,机会很多。而在殖民地…几乎只有种田挖矿一条活路。现在有了几百万活动人口,推出去十分之一就是大成功。

另一方面,因为田物税很低,种田虽难得富贵,过日子却不成问题,这也使得国中新业渐渐缺乏人力。比如广州县西关的-坊即便有了蒸汽机还需要大量飞线挑梭的织工。但工的工价越来越高,不得不开始广召女织工,由此引得国中争论不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