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权御天下!(注:内有全歌词,不喜勿(1 / 2)
最快更新漫时代最新章节!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漫时代》更多支持!“卷珠帘?”
郑千秋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也是想起了这个曾被用作古词的词牌名的词语,现在想想,配合上那首曲子的风格,当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很好,真的很不错!”
她脸上的笑意更盛,毫无疑问第二首曲子比第一首更加的适合古筝曲。虽然第一首的节奏她不算太习惯,但是其中所表现出的弹奏技巧确实是很高,尤其其中还是包括了作曲,这就更是难得了。
而这首《卷珠帘》如果云柳能够这样确定了的话,这首曲子的曲调配合上这个名字,真的算得上是现代原创曲里面的经典之作了。
“那么,你所说的第三首呢?”
她现在可是心心念念着云柳所说的三首曲子里面剩下来的那一首啊!
要知道平时她等上一两个月都不一定能碰到一首满意的曲子,这下直接听到两首不错的,其中一首更是完全符合她的喜好,这怎么能不让她激动。
云柳笑了笑,“不用担心,第三首还是有的,不过为了表演效果,还请您移位到古筝的正面。如果您想要听到最好的效果的话。”
郑千秋愣了愣,对于听古筝来说,实际上方位如何都是没什么区别的,毕竟古筝的声音是向全部方向自然发散的,没什么哪个方位比较好的说法,当然。你要是坐到弹奏者的正后方去听那也没什么话好说的了。
但是,一般在欣赏弹奏曲的时候,特别要求在正前方的位置听,这样的可能性是……
仅仅迟疑了一瞬,郑千秋甚至连椅子都没动。径直走到了他的正前方,而且还隔开了一段距离,站在那儿,静静的看着他。
看到连大师都这样郑重其事的,其他人也都像明白了什么,都是聚集了起来。不明白的人则是被别人拉着聚到了一块。
云柳清了清嗓子,双手的指尖已经全都发红了,可见之前的古筝版《千本樱》对于手指的要求有多么苛刻。尤其是这个身体实际上也确实没有进行过古筝的练习,手指尖都没有起茧,那么高难度的弹奏对手的负荷大过头了。
稍微活动了下手指。云柳可没心情去管这些。
“那么,请欣赏——权御天下。”
并不算快的平凡的前奏响起,并没有前面《千本樱》的激烈和极限的指法,也没有后来的《卷珠帘》的缠绵以及温婉。
但是郑千秋的表情没有一丝失望,反而更加的期待。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是很经典的一种特殊曲风的前奏指法,那么这一小段结束的话,就是……
“我回来了。那些人还没走吗?”
门外忽然走进了一个人,但是那人的声音似乎没能吸引到全部视线都击中在了云柳身上的他们的注意。
对于屋内特殊的气氛,来人似乎也是被感染到了。径自停止了说话,走到了人群的旁边,诧异的看了眼站着的郑千秋,然后也把视线投向了坐在整个屋子正中间的那个少年的身前。
古筝?
下一刻,云柳本来还轻柔的抚琴的手指如同触电一般跳了起来。
节奏感十足的曲调出现的同时,让不少人惊讶的是。同时出现的还有十分陌生的男性高音。
“东汉末狼烟不休
常侍乱朝野陷阿瞒挟天子令诸侯”
伴唱!?
而且这英气逼人的声音竟然是云柳发出来的?
“踞江东志在九州
继祖业承父兄既冕主吴越万兜鍪”
云柳的吐字无比清晰,在懂得一些文言文的情况下。他所唱的歌词的大致意思也并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正因为能够理解,理解地越深的人。就越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才华。
“纵天下几变春秋
稳东南面中原水师锁长江抗曹刘
镇赤壁雄风赳赳
夺荆楚抚山越驱金戈铁马灭仇雠”
那高喝的男生带着一丝英气,虽然仍有着一丝青稚,但是,略带一丝高音沙哑的声调和这首曲子的歌词更显得相称,俨然的一个少年英豪,意满志得的模样。
这便是云柳很少展现的他长长教导那些声优们的关于声线的变化技巧,当长期练习的话,甚至男声变成女声,女声变成男声都不会有一丝违和感。
这种变声法也有个名字叫做“伪声”,不过同性之间的声线变化还算是比较简单的了,因此云柳发出这样的声音在歌唱界并不算是多么难得技巧。
云柳手下丝毫不慢,独有的曲调风格尽情的展露出来,以完全不像是传统古筝的谈法却是弹出了沙场上金戈铁马,战争不休的壮烈气势。
“紫发髯碧色眼眸
射猛虎倚黄龙胆识过凡人谁敌手
御天下半百之久
选贤臣任能将覆江东*尽风流”
歌词之间的殇然之意,以及“御天下”、“尽风流”的男儿豪情,简直极尽生平欢乐,豪情万丈,尽显英雄之风。
“千秋过再难回首
问古今兴亡事几人耀青史芳名留
笑谈间云烟已旧
终留下万古叹生子该当如孙仲谋”
郑千秋静静地听着云柳的歌,比起筝曲,她竟然第一次的完全无视了曲调,尽心地投入到了一个小子创作的歌词内容之中。
这简直是她曾经所不敢想象的。
是这首筝曲不够优秀吗?
不,绝不可能!
但是,非要说的话,这首筝曲。只有在配上这首歌词的同时,才能从优秀之列,晋升为“绝品”!
曲与歌,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合一。才是真正经典之曲!
“运帷幄英雄几拂袖
阴谋阳谋明仇暗斗
化作一江浊浪东流”
云柳的脸上升起了一如他身为god时那独一无二的气势。
无人能敌,却又徒留百年之叹。
“君不见军赤壁纵野火铁锁连环
也不见御北敌联西蜀长江上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