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土堡(2 / 2)
李进决定留下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地形。
此处距朔方尚有数百里,本在匈奴人的控制之下,水草不够丰美,不是放牧的好地方,很少有匈奴部落愿意来到这里,平时这里鲜有人问津,久而久之逐渐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无人区。即使没有匈奴人,如今衰弱的大汉朝也无力向北方开疆拓土,为了避免引起“国际纠纷”,汉朝军队不会轻易越雷池半步,但匈奴人并不会因为汉室的“矜持”而减少南下掳掠,抢掠的时候绝不会含糊,杀人的时候绝不会手软。
大汉王朝并不是一开始就如现在这样凋败软弱,大汉辉煌过!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威震漠北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率大汉骑兵数次北伐匈奴,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打得狂妄的匈奴人叫苦连天狼奔豕突,连王廷都丢了,被俘人口、牛羊无数,匈奴残部狼狈逃往极北苦寒之地。匈奴人全面退却,空出了大片土地,汉朝陆续向北方移民,一些因战乱和苛政逃难的汉室百姓也纷纷北上,在原属匈奴人的地盘上兴建定居点和种植作物,并逐渐向更远的地方发展,于是,汉朝和匈奴交界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量的汉人村镇。
等到匈奴人元气恢复,回到原本属于他们的地盘上时,自然不甘心放任汉人占去他们的在草原,针对汉人定居点的袭击日渐频繁。
为求自保,汉人定居点的风格也随之发生改变,一座座土堡连成的村镇,成了当时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随着汉室逐渐衰弱,无力对定居草原上的子民提供足够的保护,而民间力量无法匈奴人的持续袭扰,最终,只得黯然放弃辛苦建成的新家园,迁回中原定居。汉人离开了,汉人当年建造的定居点留了下来,习惯逐水草而居的匈奴人不愿土堡拴住他们流浪的脚步,在岁月和大漠风沙的侵蚀下,无人打理的汉人定居点逐渐成为荒凉的遗址。
雷霆骑所在位置,就是一座废弃的大型土堡群,看规模,原是乡镇级。
土堡群外围的围墙坍塌了不少,雷霆骑轻而易举地从多个入口进入到镇内——换句话说,匈奴人想要杀进来时也很方便;镇内的土堡大多已残破不堪,至少有一半的房屋没有了屋顶,到处是断壁残垣,镇内还很是神奇地长着一些树。土堡群外,还有一个小湖和一片不大不小的树林,树林可能是先民们当年栽下来,小湖则不只存在了多少年,或许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先民们才会选择在这里建立据点。
这处土堡群,便成了雷霆骑临时的休憩之地,等战马和士兵们恢复一些体力,便到了冲破包围重新上路的时候。这里也随时可能成为决战之地,藏身在这里,复杂的地形会给追进来的匈奴人制造不少麻烦,李进不认为,骑兵能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保持高度机动。
雷霆骑不行,匈奴人也不行!
废弃的土堡群占地面积很大,藏下三百多名雷霆将士轻而易举,李进下令将战马和已失去战斗力的重伤员藏在土堡群中心区域,还有一战之力的两百余战士十人一队,分散隐匿在土堡群中部的建筑物内,一边抓紧时间休息,一边为巷战作准备。
见汉人骑兵终于无力再逃,匈奴人士气大振,迅速包围了土堡群!
出于谨慎,第一批匈奴人在土堡群外围完成包围之后,并没有立即纵马入内,领头的匈奴武将第一时间派人向后续赶来的大队人马报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赶到堡外的匈奴人越来越多,一个时辰后,右贤王去卑也率领本部人马赶到了现场。
去卑稍加思索便作出了决定,数百名匈奴骑兵下马,手执马刀步行进入土堡群,发动了试探性进攻。
巷战开始!
在李进和狄云等人的带领下,雷霆将士与闯入堡内的匈奴人展开了殊死博斗,他们已退无可退,只凭两军千里缠战时结下的血仇,匈奴人与雷霆骑便没有和解的余地,唯有背水一战。
匈奴人战力明显优于雷霆骑,有铁壁铠保护时,雷霆骑还勉强能与匈奴骑兵扳扳手腕,如今保命的铠甲早就扔到河里,雷霆将士在与匈奴人的肉搏时顿时处于劣势。
所幸的是,十人一组的雷霆骑配合默契进退有序,地处也在雷霆骑这边,充分利用地形展开游斗,往往能在局部形成*人数上的优势,不断有匈奴人被他们围攻至死。李进和狄云亲率的十人队,在战场上非常活跃,哪城最吃紧,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所到之处尸横遍地,死在堡内的匈奴人,至少有一半与他们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去卑组织了好几波进攻,都被众志成城的雷霆骑奋勇击退。
夜幕降临,匈奴人终于停止了进攻,在堡外休整,等待下一个黎明。
李进叫来了狄云,沉声道:“你去挑选二十个兄弟,好好休息,带足干粮和水,一人双马,子时突围,我会想办法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狄云一愕,很快反应了过来,愤然拒绝:“不!就算要死,我也愿和大哥、和这些兄弟一起死在这里,我哪也不去!休想。。。”
话未说完,狄云已被李进一脚踢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