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各方反应(2 / 2)
那场面,很黄很暴力,小孩子不要看。
离宛城同样很近的赊旗镇(今社旗县)就没有这么乖了。赊旗镇因汉光武帝刘秀在此赊旗起兵推翻王莽而得名,三百年下来已经发展成巨镇,拥有两三万人口,制铁、纺织都颇为繁荣。不过随着乱世的到来,它也衰落了下来,当地豪强为抵御流民、乱兵和胡人,建起了坚固的坞堡,取代官府成了当地的话事人。那帮豪强建起的坞堡着实坚固,王如攻过,攻不动;石勒打过,没打下来;赵固在石勒引兵撤出南阳继续啃许昌那块硬骨头之后也尝试着打了两回,结果次次都撞得头破血流。
坞堡主人姓邓,名五峰,乃是赊旗镇最大的地主,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当地人都叫他邓太公。这位邓太公是东汉开国名将邓禹的后人,邓氏虽然没了开国时的荣光,但几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和名望多少还是留存着一些,靠着这些东西,他建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坞堡,练出了一支颇为能打的宗族武装。靠着坚固的坞堡和剽悍的宗族武装,他扛住了王如、石勒和赵固的轮番进攻,石勒亲至,也只是让他象征性的送了点粮秣给打发走了,打开坞堡投降?想都别想!
但这并不意味着邓太公对西晋有多忠诚。笑死,也不看看西晋都烂成什么鬼样了,谁还能保持对这个脚板底都烂掉了的国家的忠诚,那他肯定很美,是那种脑干缺失的美。邓太公大脑小脑发育都挺完善,没这毛病,他对西晋的忠诚四舍五入一下,基本上就啥都没了。
所以,当他的长子邓扬前来告诉他晋军收复宛城的消息的时候,他也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继续柱着拐杖闭目养神,连眼皮子都没动。
邓扬说:“据说这支部队是禁军,由襄阳王亲自指挥,战力十分强劲,仅半天时间就拿下了宛城,歼灭赵固所部一万五千余人,白河河水为之不流……”
邓太公淡淡的说:“那又如何?洛阳都快保不住了,襄阳王在南阳取得一场胜利又有什么意义?”
邓扬问:“不少坞堡都打算向襄阳王输诚了,安众、涅阳二城更是杀尽城中胡人,拿他们的人头当见面礼,我们是否……?”
邓太公说:“不用理会。这种胜利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用不了多久这支军队就得退出南阳了,着急忙慌的向他们输城,去把胡人得罪死,并不明智,你不必理会,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是襄阳王派人过来,你好生招待,再给些粮秣钱皂打发他们走就是了,我们两边都不得罪。”
两边都不得罪是很多地方豪强最常用的生存策略,胡人占上风的时候他们就抱胡人大腿,晋军占上风的时候他们又抱晋军大腿,典型的墙头草,哪边强就往哪边到。他们并不在乎统治这片土地的是张三还是李四,只要别触动他们的核心利益,一切都好说。邓太公活了七十多岁,亲眼见证了曹魏在最辉煌的时候轰然倒塌,也同样看到了西晋国运断崖式下跌,短短十年内便跌到了地狱的深渊,他见过了太多次的城头变换大王旗,这种小局面已经很难再在他心里掀起哪怕一丝波澜了。
邓扬建议:“是否派人去送上一份贺礼?他毕竟是王爷,代表着朝廷……”
邓太公沉吟片刻,说:“就挑几头健牛,几匹马,再准备一百几十匹绢给他送过去吧,尽量不要与他为敌。”
邓扬领命,立即命人备下五头健牛,三匹好马,一百匹绢,以及一些其他名贵物品,给宛城那边送了过去。至于联手抗胡什么的,那是一只字都不提。晋军能在南阳境内逗留多久都还说不准呢,联手抗胡?太早了,你们还是先想办法在南阳这片土地站稳脚跟再来谈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