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下归心 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粮战溃败下(1 / 2)
“太好了!有救了!”“我们有救了!”“真是青天大老爷啊。”“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徽商总会真是大救星啊!”“我们要为阮会长立生祠。”“活菩萨,活菩萨啊!”人群沸腾了,彻底的沸腾了。发生在总店门口的这一幕飞速向外围传播,整个应天府的老百姓一个上午就知道了,徽商总会的数家粮店开始同时发放红色号头,买到粮食的人会由伙计在号头上标注一个日期,等于今天已经用此号头买到了一石粮食。而前期手握粮票的人,各店的掌柜都答应他们优先兑换,也就是先将手中的粮票全部花出去,然后再去领红色号头。一传十,十传百,每个徽商总会粮店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看见前面的人拿着粮食喜笑颜开的走了,后面的民众心里也有了底,没有人再乱糟糟地往前挤,而是一个个排好了队,在伙计们的指挥下秩序井然的买粮,反正掌柜说了,若是今天没有领到号头的,明天还可以来领,只要带上官府加印的户帖前来登记即可,因为人群中肯定会有人重复领,所以带上官府登记的户帖,按照住址进行分类后,很容易就能查到此人有没有领过号头。
一个正在领号头的老者问阮杰道:“阮掌柜,老夫想问问,徽商总会家大业大是不错,老夫也知道徽商总会很有实力,可是现在两家是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有数,说句不该说的话,徽商总会不趁此机会捞一把,用这个粮价来售卖,难道真的不会亏本吗?”这句话倒是问出了大家的心声,整个南直隶的粮价市场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凭什么他们徽商总会就有这个本事用一两银子的价格进行售粮,难道他们不需要成本吗?这老人也算是有见识之人,别的不说,光是应天府加上周边几个府的人口就至少达到五百到七百万人,其中一半多是农民,农民虽然不需要买粮,但是如今粮食市场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他们早就亏到了姥姥家,秋粮收获的时候,收粮的人用正常的价格去收了粮食,哪里知道粮食价格立刻迎来上涨,现在正是春耕的时候,粮食还没有收获,当时因为粮价上涨,很多农民没有想到后续事情的发展,趁着高价的时候售出了不少口粮,想要挽回损失,没想到粮价居高不下,现在他们吃光了手里的口粮,也需要到城里来买粮食,如果徽商总会此时还要从农民手里拿存货,那么成本价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还用一两银子的价格售出,实在是让人想不通。
阮杰是个聪明人,他当然不能将真实的情况告诉这些民众,其实若是有心人应该已经看出来了,他们发售的粮食品种繁多,有的根本不可能是江南地区的产物,虽然这些民众猜不出来粮食是从哪里来的,但是很明显,渠道肯定不在江南。不过这时候正是给新军和徽商总会形象加分的时候,阮杰立刻提高嗓音道:“老人家,你问的好啊,按说以现在的粮食价格,我们若是从农民手上收购粮食填充库存,那么成本一定是非常夸张的数字,若是以一两银子的价格进行售卖,我们恐怕亏的连姥姥家都认不得了。但是我们并不是从民众手上收的粮食,诸位之中若是有懂行的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出售的粮食品种繁多,很多米粒长得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买的十石粮食当中也可能会出现两三个品种,如此杂乱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粮食渠道来源不一般。”
购买粮食的人群当中除了真的需要粮食的民众以外,当然还有别有用心的人,比如复社的探子,这些有心人听到了阮杰的话,有个人立刻站出来道:“敢问掌柜,怎么个不一般法。”阮杰看了看此人,呵呵,如此等不及,隔着老远都竖起耳朵听自己讲话,好,今天就趁此机会提升总会和新军的形象。其实阮杰方才的话并没有骗大家,他们粮食的来源渠道确实多,所以才造成了品种多,有台岛的稻米、吕宋岛的稻米、琉球稻米、高丽稻米,甚至还有倭国稻米,这些地方的稻米各不相同,所以阮杰说的是实话。只不过这话还有后半句没说出来,当然也不可能说出来。阮杰走到人群面前道:“刚才这位老先生和年轻先生问得好,相信大家心里应该也有相同的疑问,但是答案却非常简单。我们的货源来自青弋军和总会。”
“青弋军?新军?大都督那里?”人群中响起了一片疑问的声音。阮杰点点头道:“诸位说的不错,当粮食危机爆发之后,大都督作为中军都督府最高长官,朝廷亲封的辽国公,一向是忧国忧民,所以为了平抑粮价,解大家的燃眉之急,大都督和我们阮会长商议之后,一方面阮会长拿出徽商总会积存的库粮,全部拿到市面上销售,另一方面,大都督将新军将士的军粮全部拿出来交给了我们进行售卖,总结出来就是四个字,军仓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