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心眼(2 / 2)
北方的洛阳书院晋阳书院以及山东琅琊书院河北魏阳书院等少的一年多些多的也就两三个年头都还不成规模。南边的好一些江陵书院是李靖在江陵任职时建立起来的如今已经三年了至于江都书院丹阳书院等也是年头还短只不过江南的文人要比北边多很多在教育资源上先天就占据了优势。
可话说回来了各处建立书院是朝廷的意思之前几乎是以诏令的形式来进行的即便各处守臣很积极但地方上的官吏认识不足也是有的。
加上科考也才开始了三四年所以散布在各处的书院建设进程参差不齐受到的重视程度也是有高有低。
换句话说长安书院作为标杆现在还没有起到太好的带头作用主要原因就在于书院建立的年头太短还无法培养出真正让人眼睛一亮可以作为典范宣传一下让大家都看到的人才。
…………
所以李破只是想了想却还是摇头道:“再等个一两年吧长安书院学制五载当初选取生员的时候又谁都不愿把人送进去根基太过薄弱。
若是他们半道出师未必能顶大用不说那么多名师教出来的弟子不堪重用也就罢了若是庸碌者多岂不坏了书院的名声?
培育人才不在一朝一夕十年不算少百年不为多。
到时人才有了天下自然而然便能兴盛起来。
你们作为朝中重臣莫要想那揠苗助长之事眼光要放长远些急功近利的可办不成什么大事。”
高表仁暗道了一声果然如此表面上却做足了垂头听训的姿态他提这么一嘴可不是真为了琢磨长安书院的学生。
就像皇帝所说长安书院中的学生都是名师所授如此看来算是占尽了便宜一旦入仕将来仕途之上必然要比旁人强上许多。
这不止是名师出高徒那么简单而是一开始长安书院中招的那些教授们各个都是饱学之士在文坛上有着显赫地位的人。
这些人入书院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避祸重新入仕是早晚的事情比如说颜相时苏世长欧阳询等人那都是些伪唐余孽跑到书院避风头去了。
待时机一到你看一个个的不都又陆续有了官职吗?
之后估计长安书院就算兴盛起来也很难再有这么多文坛大家入书院教授学生了。
他们教授出来的这几茬书院学生在仕途上也就有了便利师生和乡党差不多都是官场派系中一个重要的联结方式。
老师占据高位他们的学生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但话说回来了这些学生还嫌稚嫩并不算是很好的选择此时提起此事高表仁其实是另有所图。
“陛下雄才大略不为眼前之利所惑臣所不及也……”
马屁是张口就来接下来才做为难状道:“可鸿胪寺政务渐多四处出使人手已是捉襟见肘。
既然陛下不愿书院之人过早入仕那臣以为……不如在科考上设几个科目也好为鸿胪寺招些人才陛下您看此议如何?”
李破眨巴着眼睛看向高表仁一下就琢磨过味来了心里先就道了一声老狐狸。
当皇帝就是这么不容易臣下们各个心有七窍别看你是皇帝可稍不留神就能把你转到坑里面。
天天跟这些世之人杰斗心眼李破觉着自己的水平是蹭蹭的往上涨如果当年那个南下的自己来到此时他觉得照样能把那时的自己耍弄的团团转。
李破笑了起来毫不犹豫的翻开账本给老高记了一笔心说等这事缓缓就让你个混账东西再到突厥去走一趟。
面上却不露分毫琢磨着高表仁的建言觉着还是很有道理的。
“科考是为朝廷选材之用卿之所言甚合此意可以去和李尚书商量一下设下一二科目选些专于外事的人才出来。
你们这些前辈们要耐心些不要耽于门户之见藏着掖着要尽心培养一些后进之才出来那才是前辈们该有的样子。”
高表仁没想到会这么顺利皇帝就这么干脆的满口答应了下来鸿胪寺这下算是在各寺之中拔了头筹。
这事要是办好了鸿胪寺的兴旺几乎就在眼前过上两三年他高表仁也许就能琢磨一下宰相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