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朕(2 / 2)
如弘光这样当过一年多皇帝的人一般人早就弄死了。就好比红巾军的小明王朱元璋说派人接他来当皇帝结果还不是被廖永忠溺死在瓜洲。
有人觉得这是个隐患但发徐石麒等多数人却深感佩服觉得朱以海这样做也确实很好毕竟弘光他们在清军手里都没发挥出作用没造成危害送去玉环岛更不可能再成威胁。
留下来反倒能彰显新皇的仁善。
朱常淓率先恢复过来对着朱以海跪拜谢恩“草民谢吾皇大恩万岁。”面对着这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远房堂弟朱常淓现在已经认命了。虽然在大清那里他还保留着王爵甚至还有些俸禄但他很清楚在北边这些并不长久。
如果朱以海真的肯放他们一马哪怕贬为庶民也还算好的。
朱由崧则呆滞了许久倒不是他还幻想着回来当皇帝而是经历了太多后已经不敢再轻易的相信朱以海了。
他担心自己很难真的到达玉环岛这一路上也许会有太多意外发生。
“请陛下赐我一杯毒酒或三尺白绫我不愿去玉环我自知辜负了大明辜负了烈祖烈祖但请给我保留朱氏子孙的身份不要把我开除出皇家。”
“我不想以后做个孤魂野鬼让我死吧就在孝陵山脚下给我一块地把我埋葬于此让我在此向太祖请罪。”
朱以海挥了挥手没理他。
“孤会派锦衣卫送你们安全抵达玉环岛的到时给你们挑块好田再帮你们搭个房子就安心在那里耕种自给自足吧。”
侍卫进来将两人架走。
一时沉默。
好一会通政使虞大复才打破沉默。
“新皇即位照例对将士们有赏赐还请陛下赐下旨意。”
“内阁意见?”朱以海问。
朱以海的内阁一直以来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因为朱以海监国的这大半年一直在外而内阁大多留守行在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是朱以海在外决定的所以渐沦为执行机构。
反倒是朱以海身边的御前会议反而成了一个辅佐监国的重要决策中枢成了不是内阁的内阁。
虽然朱以海之前下旨调整官制大学士正式列为了一品可只要内阁不跟朱以海在一起那他们就始终没法真正的掌握中枢大权。
现如今内阁成员分成了三部份一部份是领衔在外督师如朱大典、张国维、黄道周和何腾蛟还有一部份则留守行在现在舟山如宋之普、祁彪佳、陈辉函、柯夏卿等。另有一部份则随驾御前如徐石麒、沈宸荃等。
过去崇祯那套内阁票拟的程序完全打乱了。
内阁虽已经正式在六部之上但朱以海的权威空前的大尤其是内阁首辅的权力现在也大降。
原来内阁首辅之所以权重是因为内阁议事时首辅是有专拟之权的就是讨论归讨论但最后如何决策首辅说了算完全可以不理会你们他的意见才是最终决策。
虽然票拟也有被改票或驳回的可能但这专拟权保证了首辅能力压其它辅臣。
而到朱以海眼下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制度就是内阁首辅主持内阁会议是主持人但是票拟的意见得是内阁共同决议的首辅只是个主持人。
甚至票拟的内容既要公开而且要由次辅来提笔拟写最后既要把票拟存档还要经内阁集体审核并且还形成了分部拟票的这么一个方式。
就是首辅主持次辅笔录另外六部事务由六位大学士分别负责一部事务由他具体先拟出意见然后其余大学士则在后署名若有不同意见也写在后面。
最后再拿到内阁会议上来讨论首辅主持、次辅记录最后审核通过后再由次辅出正式票拟首辅审核署名然后上呈。
这套东西其实类似于唐代时中书省的五花判事。
首辅和次辅确实要比其它辅臣地位高但跟之前首辅那种完全能够独揽大权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六位阁臣五花判事分曹拟票相当于是草拟然后在内阁会议上正式讨论通过后次辅润出正稿最后首辅再审核署名通过。
首辅次辅不直接分管哪一部而是抓总但一众内阁成员的权力也不是相差太大。
当然因为如今朱以海长期在外好多事情都不需要经过内阁商议决策而是由朱以海这边直接做指示下命令然后内阁接到皇帝的指示后再按皇帝的口吻草拟文件旨意。
真正能跟皇帝决策商议的反而是能进御前会议的这些人而这些人并不是每个都是内阁成员仅只有两人是大学士其余的如虞大复是通政使、陈潜夫是大理寺卿甚至有好几位武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