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这叫投资(1 / 2)
“相声适于明清再早可追溯到宋代那就太远了咱们不说。
单说晚清的时候相声开始兴盛有张三禄有穷不怕穷不怕更被称作相声的祖师爷当时号称天桥八大怪。
这些渊源诸位比我懂我不班门弄斧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偏偏在天桥这个地方民间曲艺如此繁荣?”
“”
甭管以前还是现在凡是说相声的多数都没念过什么书除了一些个例。
他们接触到的知识就是传下来的这些东西都知道天桥火但为什么火谁也不能系统的说出来。
“清朝定都京城后将旗人安置在内城把原先的汉人和商贩都往外城赶。那这些商贩去哪儿了呢?
书上有说:‘利用天坛及先农坛根不必纳地租多来摆设浮摊售卖杂货渐成小市’。
天坛和先农坛这一片这就是天桥的雏形。
而随着人口增加外城的平民和商贩越来越多小市慢慢成了大市直到晚清民国达到了黄金时期。
尤其是民国政府改造城区在这一片建了医院、商场、饭店等等又拓宽道路重新规划把左右近邻的市场和庙会连成一片当时这一片有十座庙。
有市场有庙会闲人多闲钱多那些撂地摊的、玩杂耍的、唱戏的自然就来了号称五行八作、什样杂耍、百样吃食。”
姚远先来了一段民俗历史然后才道:“所以您想想从晚清到民国直至解放初期相声的受众都是这些平民百姓闲杂人等。
曲艺人想赚钱就得说观众爱听的。
那当时的老百姓爱听什么呢?”
咦?
姚远前面这一段众人云里雾里而问出这句话来老郭琢磨出点滋味道:“卖布头拉洋片?”
“诶这是民间行当很多老百姓有亲身经历。”姚远道。
“开粥厂夸住宅?”于谦也道。
“诶表面刻画一个满嘴跑火车的实际上呢?它符合底层群众的意淫幻想自己怎么富幻想别人怎么富这叫皇帝的金扁担。”姚远道。
哟!
在座的都来了点兴趣从这角度分析有点意思啊!
说相声怎么分类先从表演形式分单口、对口、群口。
或者从活儿上分有讲究贯口的有唱的比较多的有模仿比较多的。
要么就从来源上分有评书改的有笑话改的有民间故事改的。
但从观众心理的角度很少有人做这种分析。
“相声的受众是市井创造者的素材恰恰也来自市井自己亲身经历的、家长里短听过的、书上写的野史传闻、街头流传的笑话甚至报纸上的新闻轶事再经过艺术加工最后变成了相声。
这样写出来的段子没有隔阂感老百姓熟悉熟悉就喜欢听。因为它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当时没人没说过黄段子吧?”
“哈哈哈!”
提这个都乐。
传统民俗曲艺是涉黄的重灾区因为老百姓爱听。比如大名鼎鼎的探清水河那就是个黄曲儿:
“四更鼓儿忙二人就上了牙床上得那牙床宽宽去我的衣裳我两人口对口就腮贴腮六哥哥的舌尖儿顶上了我的牙膛”
现在这段都删掉了。
而且最搞笑的是动不动就说探清水河歌颂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此鲜花无人采琵琶断弦无人弹奴好比貂蝉思吕布又好比阎婆惜坐楼想张三”
你们家用奸夫**歌颂爱情?
这就是给市井百姓逗乐的小黄曲儿别整那么多扯淡的。包括我们今天听到的所谓传统相声都不知过了多少手了能放出来的都是干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