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百老汇(2 / 2)
音乐剧里面的常青树《歌剧魅影》自1986年英国首演以来,已经收获超过5000万人次观看,以及超过3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连电影之王的《阿凡达》也只能甘拜下风。
但是后者的27亿美元全球票房是在几个月内取得的,而前者却用了接近30年时间,前后经历16个剧组才共同创造了这份奇迹。
百老汇主打产品音乐剧所具有的大投资、长周期、高风险、高回报特点,也使得他们离不开华尔街的金融支持。与此类似的,另一个音乐剧中心伦敦西区,也和金丝雀码头上各家银行的支持脱不开关系,银行与戏剧居然被巧妙的联系到一起,也是颇为有趣。
“对了,那位倪德伦先生请你去看戏,到底是为了什么啊?他们不是不情愿拍vr么?”
百老汇戏院向来有着禁止演出时拍照录像,蜜蜂幻景联系他们,尝试将经典戏剧vr化的努力毫不意外的失败了。不过他们的举动却是惊动了百老汇巨头家族,听闻马竞恰好在纽约渡假,大罗伯特·倪德伦先生就专门打电话邀请马竞过去看戏。
“正宗”的百老汇戏院只有加入剧院联盟的40家,这里面倪德伦公司就控制着9家。这个家族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一直比较积极,在国内有诸多投资与合作项目。听说马竞来到苹果城,不管合作能不能成肯定是要见一见的。
至于他找马竞的目的,“当然是拉我来当天使啦!”
“哪个天使?”
“天使投资人。”
因为硅谷的tmt(科技、媒体、通信)产业而闻名全球的“天使投资人”,其实就是起源于百老汇的,用来形容那些乐于赞助百老汇高风险创作的富裕投资人。
艺术创作是有风险的,好莱坞电影就算扑街了靠着录像带、dvd、网络播放还能慢慢收回成本,而戏剧要是票房不佳就只能无奈搁置,毕竟戏剧建组以后每天都要花钱,不可能像《肖申克的救赎》那样靠着后续电视播放、录像带dvd租售收入回天逆袭。
当年这部影片投资2500万美元,首轮票房1800万,因为入选奥斯卡提名启动二轮放映又收获了1000万,但依然没能填补上制片成本,就更别提发行成本了,不过靠着好口碑带来的持续影响力,这部影片早已经收回投资并且赚到了大钱。
在百老汇,每部剧两周上座率低于80%就要强制下档,而通常要连演数百场才能够收回成本,而演员工作人员都是8小时工作的,加上各种准备时间这些剧院一天只会开两场左右单剧循环直到上座率绷不住为止。
“啊?那你投不投啊?”张许瑶继续专注捧哏。
“投啊,”马竞肯定地说道:“百老汇的口号不就是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他们不会送你饮料,而投资百老汇,首映门票、明星聚会、行业活动、托尼奖等你来哦!”
“哥,你确定你念的这段口号不是八心八箭,破盘价只要998么?”
“其实也差不多了,就当试试水呗,万一哪朵云彩就有雨呢。”
因为艺术创作的专业性和不确定性,投资人在戏剧制作中得到的待遇也是冰火两重天,拉投资时自然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制作人精心准备试演剧目以求打动投资人,等到拿到钱就由变成“你奏凯,让专业的来!”
好在美国这边的法制建设比较完善,只要舍得花钱请律师买保险,投资基本上不会完全打水漂,就算剧目因为上演场次不足赔了个底朝天,也有版权以及道具服装什么聊作安慰。
当然,要是剧目长盛不衰,投资者也会赚得盆满钵满,覆盖之前赔钱货带来的损失不说,还能获得一张够吃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饭票。
不过总的来说,通常每四、五部新剧只有一部能够获得观众青睐取得成功,所以制作人非常需要找来一位冤大头先生来承担这超高的失败风险。特别是音乐剧的制作成本越来越昂贵,总投资额从70年代的几十万美元逐年上涨,80年代到了百万,90年代突破千万,就更加需要土豪老板来充当这位可爱的“天使”。
说起来这都是电影电视害得,它们不但和戏剧抢观众,台前幕后的明星和工作人员也是掠夺的对象,影视圈飞涨的片酬工资自然也会传导到百老汇,再加上特效影视剧提升观众胃口,戏剧的舞台道具也要做得更加精美才能保住观众,整个制作成本想不升高断无可能。
像是2011年的《蜘蛛侠》新剧更是花了6500万美元,演员可以在观众头顶飞来飞去,带来的“沉浸”体验比之3d出屏电影还要强烈。这部新剧能够舍得花那么多钱也是因为同名动漫改电影的火热,使得投资方充满了盈利信心。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话放在投资人身上也是如此。
这位大罗伯特先生也是如此,虽然其以投资千万大制作而出名,但同时他也非常喜欢拉其他公司来共同承担风险,比如保险公司aig和票务公司ticketmaster就拉来入股了倪德伦公司。
倪德伦公司的小罗伯特先生这几年在内地投资了好几个项目,证明这个家族的心态是比较开放的,只要有利可图,自然不愁合作不成。
而且马竞对vr于戏剧的结合非常有信心,就算不能在名剧场经典剧目上展开合作,在百老汇扎个钉子做演示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