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空袭(二)(1 / 2)
北越分子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下六省并非一片净土,治安只是相对较好。
从去年三月开始,桂青山的情报系统,各工业村保安队以及之前的金鸥半岛边防警备司令部情报处,每天都会提交一份治安情况通报。
李为民太忙,没发生特别恶劣的事件,孙宁裕一般不会汇报。所以总开玩笑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昨天显然不是一个好日子,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刚从芹苴回到富国岛,正准备逗逗儿子,孙宁裕从斜对面的小楼里走过来,捧着文件夹站在门边,一脸欲言又止的神情。
“天天,爸爸要跟孙叔叔谈事,我们去阿姨家看小妹妹。”
丈夫走到哪儿,事情跟到哪儿,吴莉君早习以为常,回头笑了笑,抱起儿子去陈润威和阮明秀在隔壁的新家。
李冠云已正式“退居二线”,从不过问家族生意,整天听收音机看报纸,研究“越华文艺研究会”送来的机密文件,由一个大富豪变成了一个隐居幕后的“政治家”。
他权限极高,没什么不能当他面说的。
孙宁裕顺手带上门,凝重地汇报道:“李先生,董事长,昨天上午9点半左右,迪居市场发生一起爆炸案,一名南解分子往人员密集的菜市场连扔两枚美式手雷,当场炸死两名无辜市民,炸伤三十多名进城卖菜的农民和买菜的市民。
镇缉队行动迅速,在热心市民配合下,赶在警察抵达之前,击毙正往城外逃窜的凶手,并抓获两名试图协助其逃跑的同谋。”
迪居是一个小县城,位于芹苴东南,距芹苴市区约60公里,周边农村没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解放区”,过去一段时间,治安一直接较好。
为了破坏下六省的稳定。竟然对无辜人民下手,跟恐怖分子有什么区别?李为民皱起眉头,李冠云脸色铁青,爷儿俩一声不吭。能够想象到他们有多愤怒。
孙宁裕抽出一份材料,接着道:“案发后,芹苴工业村审计督察部驻迪居办事处同事迅速介入,同侦缉队、迪居警察局一起审讯,发现被击毙的凶手是本地人。1954年随越盟游击队去北越,两个月前秘密潜回老家。
审计督察部同事注意到,越盟游击队组织他们这些南越青年去北边前,特别安排他们与本地的一些少女结婚,大多姑娘已经生了孩子。北越就利用这种方式,扩大这些南解分子在老家的亲属关系网。”
抓人是警察局和侦缉队的事,怎么处理归法庭管。至于怎么防范,相信第四战术区、“越华文艺研究会”以及在工投公司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侦缉队能够拿出应对方案,李为民不会对具体问题给出什么意见。
李冠云反而有些沉不住气,接过材料看了看。喃喃地说:“越盟当时裹挟了好几万人去北边,这些人熟悉地方环境,从口音上根本无法区别,又有亲属帮着打掩护,要是全回来还不天下大乱!”
孙宁裕做到茶几边,又翻出一份统计资料,不无担忧地说:“截止上个月,南解游击队至少已控制南越40%以上的农村地区。他们采用恐怖手段,恐吓当地农民。在他们的字典里,根本没有仁慈这个词。
在对付所谓的‘反革命分子’和‘叛徒’时。经常在其家人面前以残酷的方式处死,砍头、用铁锤把头砸碎甚至活埋,迫使许多农民逃离家乡。
西贡、头顿、岘港、顺化、大叻、边和等城市的难民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许多人正试图进入平东、头顿和岘港工业村。同塔、隆安、前江和槟知等省的难民。正通过各种方式逃亡下六省。”
他的言外之意很清楚,这批难民不同于1954年逃往南部的难民。
全是南方人,生活习惯、口音、衣着与下六省农民没什么区别,南解显然不会错过这个往“工投系”控制区渗透的机会,肯定会安排数以千计劳动党分子混到难民中。
这个问题很棘手,李为民面无表情地问:“钱先生和仁将军是什么意见?”
“钱先生认为不能让难民进入金鸥半岛。就算放一部分难民进来也要严格控制,比如安置到指定地区,且不允许他们离开安置点。仁将军和陈参谋长建议借鉴堤岸警察局的经验,在下六省推行户籍制度。
先摸底,搞清楚哪些人在日内瓦协议生效时去了北边,组织力量监控那些有人去北边的家庭。不回来最好,一回来立即控制住,不管有没有实施破坏活动,先关起来再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要是不允许难民进入下六省,就意味着金鸥半岛真成了工投系的独立王国,无异于授人以柄。推行堤岸警察局那样的户籍制定,需要各省警察密切配合,而内政部警察系统一直接掌握在吴廷瑈手里。
至于直接抓捕那些秘密潜回来的南解分子,简直是对现行法律的践踏。真要是那么干,会被口水淹死。
似乎知道老板担心什么,孙宁裕连忙道:“董事长,这么应对,研究会和第四战术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稳定压倒一切,想维持下六省的局面,只有下定决心、顶住压力,不管压力来自国内还是来自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