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进退两难的局势!(2 / 2)
君疑臣,臣必死,这是不变的铁律,正是考虑这一点,萧逸才统军攻略益州的,如此有三个好处:
其一,执掌重兵,人不能图,还能够待机而动!
其二,抢夺地盘,遏制刘备集团的发展,为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其三,则是离曹操远远的,从而避免杀身之祸!
可惜这一番良苦用心,萧逸不能跟任何人说,夫人不行、儿子不行、部下们也不行,只能自己默默的承担压力。
而在躲避灾祸之余,萧逸还担心一件事,这次攻略西南的二十几万大军,大都是自己的嫡系人马,所消耗的军械、粮草、钱财,也大都是从关中运送来的,积攒了多年的老家底!
一旦与刘备集团浴血拼杀,难免会损兵折将、消耗物资,萧氏集团的力量就会削弱了,即便进攻顺利,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进攻顺利的话,大军势必占领成都,深入巴蜀腹地之中,在驱逐刘备力量之余,还要跟南蛮各部发生摩擦,短时间内就难以抽身了!
另一边,曹操铲除萧逸不成,会不会趁此机会,做一些别的安排呢?
徐晃、于禁统领的十万大军,已经进入关中地区,且与夏侯渊汇合了,马上就要到汉中来,名为合力攻打巴蜀,实际是来摘桃子的。
萧逸不怕他们摘桃子,反正这几个脑袋加在一起,也算计不过自己的,却怕自己带大军深入巴蜀之时,这些人突然来一场兵变,抢占了八百里关中!
再封锁陈仓道、褒斜道、岐山道、子午谷,隔绝益州与中原的联系,而后送一份圣旨过来,加封自己为巴公,或者蜀公,来一个永镇益州,世袭罔替,自己接受还是不接受?
接受的话,萧氏就只能窝在巴蜀,成为一个地方诸侯了,跟南蛮各部打打仗,为国家守住西南大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呢,最后臣服于中原的统治者,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不接受的话,就要跟曹家开兵见仗了,这样出师无名不说,还受到很多限制呢,比如萧逸与部下们的家属,全都在中原地区,就等于被扣住的人质了!
还有西南的地形,崇山峻岭、艰险难行,外面的人进来固然费劲,从里面往外打更加吃力,纵然以萧逸的本领,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想想历史上六出无功那位吧!
这可不是胡思乱想,以曹操的谋略水平、气魄胆识,绝对做的出来这些事情,而且有一点点苗头了,河北方面传来消息,青、冀两州的兵马,正在暗中大规模集结,似有南下的迹象呢!
因此上,对于进攻巴蜀之事,萧逸是左右为难,大举进兵吧,就怕后路被人截断了,自己再无出头之日!
按兵不动呢,看着巴蜀这块大肥肉,白白落入刘备嘴里了,心中又难受的厉害,还担心养虎为患,让大耳贼趁机做大了。
没想一番小心思,被李儒看的一清二楚,‘神盘鬼算’的外号,可真不是白叫的呢,其谋略不在贾诩之下!
“先生既知我心,还望不吝赐教一二,萧氏必有厚报,先生苟活二十余年,想来也有余愿未了吧?”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萧逸进退两难之间,着实没有好对策了,李儒作为一个局外人,或许有良言相告呢?
“大司马所言极是,老夫苟且偷生多年,却是有一桩心事未了,若能了却这桩心事,立死又有何妨呢?”
李儒叹息了几声,用手指沾着茶水,在桌案上写下了几刚字:坐镇汉中,骚扰巴蜀,攻城为下,掠人为上,朝廷有变,及时抽身!
………………………………………………
黄昏时分,萧逸走出了七真殿,李儒的脑袋还留在脖子上,却被亲兵们保护着,到城外大营安置去了!
不杀此人,也不能放回张鲁身边,以免的惹出事端来,最好软禁在自己身边--用其才,不用其人!
“启禀大司马大人,成都送来的急报!”
“哦,刘璋从成都起身了,这不是羊入虎口吗?”
吴质从黑暗处冒出来,双手递上一份密信,原来刘备进入巴郡之后,邀请刘璋前来会盟,后者推辞不过,只好带着人马向巴郡进发了!
可以想象到,刘璋此番前往会盟,必然是有来无回了,人头未必落地,软禁在所难免,而巴蜀这块大肥肉,也会落入刘备手中了。
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一个骆驼的力气,只是啃到一块骨头,别人却大口吞食肥肉,这让萧逸极度不爽,决定给大耳贼找点麻烦,最好是一口噎死了他!
很快的,一封双重加秘的命令,快速的送往了巴蜀,送到潜伏的‘赤眼蜂们’手中,翻译过来八个字:破坏会盟,刺杀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