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宿命(4)(2 / 2)
“但我不想那样。我荀彧既然生在天地间,又有了这份本事,就应该去做些事。所以,我投于孟德,献奉天子以令不臣之计,谋军国之策,誓还天下一个清静。现在,李傕郭汜平了,北方安定了,军屯民屯,百姓有个生活来源了。但我,却离所谓的清名之路越来越远了。”
这番话,句句发自肺腑,玉正平深感其心。
荀彧说的很实在,他如果第一时间退出去,写点书,喊几句口号,则既不用劳心劳力,又可以博得万世清名,历代书生文人,都喜欢推宠所谓的“高节之士”,哪怕他于国于民全无贡献,比如叔齐,比如伯夷。
但他没有,他并没有去求那些荣虚,而是选择了踏踏实实的做些事情,真正可以在当世改变些事情的,事情。
只有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但有些人,确实是可以改变一些事情的。
但代价是,更多的心力交瘁,和更多的,骂名。
要改变事情的人,深知世界自有其规则,而不是想当然的“天道”。要改变世界,首先要融入世界,为此,他们会沾上邪恶,会沾上黑暗,会用上一切可以战胜邪恶的邪恶,只为了,那最后的光明。
然而当这些愿意付出自己生命的人,真正改变了一些事情时,后世的那些既得利益者---太平书生,却要反过来狂骂这些先驱者,责备他们不知正义,不知仁爱,仿佛若然这些书生出生在『乱』世,振臂一呼,纣王就可以马上羞愧『自杀』,董卓就可以立时自己把自己点了一样。
玉正平渐渐的更加明白,自己应该做个怎样的人了。因为他自己深切的知道,自己更喜欢哪种人,更鄙夷哪种人。
荀彧长叹一口气道:“我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过客,但这‘过’,只有一次,理应好好的选择。
我选择了我所要的,但我也剥夺了另外一些人的选择,虽然,那是为了所谓的大局。最终,或许我也会被更大的大局,剥夺自己的选择,但即便如此,我也不会后悔,因为,
这是我选择的。”
他抬起了头,雨点尽数打在了他的脸上,在胡须上不住的顺了下来。他怅然道:
“就让这一切的罪孽,归于我荀彧一人吧!”
大雨倾盆,狂风肆虐。风雨之下,荀彧和玉正平,不再说话,只无声的站立着。
半月后。
玉正平与司马懿、郭秋等人一起,来到了荆州。
如血残阳之下,司马懿的上万军队,正浩浩『荡』『荡』的集结在了南郡东去百余里的地方。
所有人都十分清楚,他们即将面对的对手便是,
赤壁一役,以数万大破曹『操』数十万,威名正震天下的,
江东三军总帅,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