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离婚(16)(1 / 2)
陈红玉攥着钱继续窝在三轮车上等着生意来,过了一会,便是下课,一窝小学生产蜂蛹而出,他们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不用紧赶慢赶,所以挤在陈红玉的烤红薯摊子前面。
小峰帮着陈红玉卖东西,所剩不多的烤红薯和糖葫芦转瞬就没了,没有买到的学生扫兴而归。
卖完东西,陈红玉把在毛毯下放着的饭盒拿出来,跟小峰坐在三轮车上吃饭。
这一餐里面仍旧有肉,小峰吃得很香,饭保持着余温,但天太冷了,几乎是吃着吃着就凉透了。
陈红玉看着小峰的红脸蛋,心疼得紧“小峰,再忍忍,等有钱了,咱们日子就好了。”
小峰嘴里塞得满满,边吃边点了点头,吃完他和陈红玉围着烤红薯的油桶烤了一会便回学校去了。
陈红玉看时间不早了,现在回去做点糖葫芦,拿点红薯还能赶得上下午放学,便拾掇了拾掇准备回去,却看着远远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身影走进了,陈红玉才认出来那就是王晓慧儿子张帆。
张帆也看见了她,惊讶了一下,当作没看见似的往学校里去了。
陈红玉想倒也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张家的人估计没少说她的坏话。
陈红玉骑着三轮车赶回镇上,做好糖葫芦又赶回了学校,下午的生意也不错,大部分东西都卖完了,剩下的她和小峰也能自产自销。但光这一天就折腾地够呛,可以预想长久下去必定劳心劳力。
陈红玉也没什么资本做什么大生意,只能一步一步来,在学校门口卖糖葫芦和红薯这一段时间赚的钱够小峰和陈红玉不紧巴巴地过活,但东西越卖越不新奇,越难卖,过了一星期学生们又回归了小卖部的怀抱。
陈红玉生意难做的同时,恰好遇到了王晓慧,王晓慧本是来接孩子下学,看见她可怜巴巴地卖红薯,就不计前嫌地上来跟她打招呼,苦口婆心地劝她回去,原话是这么说“好歹咱们也做过妯娌,看你带着孩子卖红薯这么辛苦,不如你就回去跟出国赔个不是,两个人继续过日子,你在家里不用出来抛头露面,也算享福了。”
陈红玉听着这话就“噗嗤”笑了出来“不了不了,这福还是你享吧,我怕我消受不起。”
王晓慧白了她一眼,心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然后便带着出了校门的张帆回去了,路上还跟张帆说“你可要好好学习,要不然之后就只能推着车子卖红薯,多丢人啊。”
张帆打辩“妈你不是经常说人都是平等的吗?而且我不觉得卖红薯丢人,同学们也都挺喜欢婶子的,婶子平时也对她们很和善。”
“你?”王晓慧寻思这孩子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呢“人人平等是没错,但是有些人会看不起卖红薯的知道吗?”
“你说的是你吗?”张帆问。
王晓慧气极了,压着一股火,走在了张帆的前头,头也不回地走回了家。
家中的张出国这几天张罗着相亲无功而返,正在院子里感叹“以前的女人给口饭吃就能嫁人,还能当牛做马地伺候男人,现在的女人忒不像话了,相亲不是嫌弃年纪大,就是嫌弃离过婚,挑挑拣拣的。”
王晓慧正生气,听他天天抱怨听得烦了,拽着张帆的肩膀把他拖进了屋,就让他写作业了。
……
陈红玉周一到周五就推着小吃车卖小吃,到周六周日的时候就去进货在镇上摆摊,勤劳地坚持了两个月之后,陈红玉攒下了一沓的钱,她第一次跟着股民们的浪潮走进了股市,并靠着自己可预见的能力买下了第一支股票。
结果可想而知,买到就是赚到,炒股赚的钱比她辛辛苦苦摆摊赚的多得多。春天的时候,陈红玉已经赚的盆满钵满,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天气变暖,正是换季的时候,陈红玉观察到虽然现在人民的生活都好了,但人的衣着仍旧保持着单一性。她当下决定,先开个小服装厂子。
她的钱也仅仅够开一家小服装厂,国家虽然鼓励创办私人企业但是以她的条件是贷不到款的,所以她做好了预算,租了一家小厂房,买了几台缝纫机,招了几个农村妇女,请了一个不入流的设计师,服装厂就这么开起来了。
初期是有困难的,农村人都会做衣服,但是做的不精细,即便有严格的模板,仍旧做出来参次不齐,线头,走棉等问题还时常出现。
陈红玉只好休业,去别的厂子请专门的缝纫工培训,讲课,带薪训练了一个月左右,才正视重新开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