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舞红尘 > 27、第 27 章

27、第 27 章(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当满级大佬穿成圣父 晨昏 小蜗牛 [综]愿力系统 幻卡世界[重生] 救了野男人后他总觉得我不简单 被仙君捡到的魔法少女 总有辣鸡想带我飞 我上辈子竟然把渣攻当个宝! [头文字D]拓海是个万人迷

澹台拓和贵为晋王世子的赵隽相识已有十年之久,论起俩人的相识,没什么惊天动地的,简单得乏善可陈,原委如此——赵隽作为当朝皇帝最倚重的将帅晋王赵谆的独生子,不需经历任何纷争、异议,顺理成章成为晋王王位的惟一继承人,早早被立为世子,自小被晋王寄予厚望,从文韬武略各个方面加以栽培,在五岁时又机缘凑巧地拜了一位武功奇高却颇为神秘的江湖侠隐为师,然后,也很凑巧地,赵隽的师父与澹台世家素有渊源,这样,赵隽十三岁那年随师父到江苏时,在“明镜山庄”结识了澹台世家的二公子澹台拓,结下友谊,此后往来未断,十年光阴飞逝,友谊持续至今,足以至交论了。

虽是多年好友,不必论家世,单从个性方面来讲,赵隽与澹台拓鲜少有共通之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吧,狂放不羁的澹台拓私生活方面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花天酒地。

当然,男人花天酒地自个儿不觉得有何羞耻,相反,澹台某人只会谆谆告诫你: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只可惜没有道德家义正辞严劝他做清心寡欲的君子,枉废了他肚里这套行乐须及时的理论没法拿出来用。

赵隽呢,他也喝酒,但不会像澹台拓那样,非要弄个什么“吴姬压酒劝客尝”才觉得尽兴。除去本身喜好偏颇,赵隽出身高贵皇族,有自家一套家训,言行举止不随便等同一般的浮浪官宦子弟花花公子,要他出现在例如“仙乐坊”那样一些三教九流闲杂人等俱可买醉买笑的风尘场所,那是极难、极难的。

作为多年老朋友,虽说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话,澹台拓和赵隽从少年时代以来却一直相安无事,各自发展各自的天性,谁都不会强求对方依照或迁就自己的生活方式过活。所以,澹台拓虽然私生活称得上放浪,但正常情况下,不会随着年岁渐增,晚节不保,放任自己沦落到损友的地步,勉为其难强拉赵隽同去花天酒地,不过……说实在的,赵隽不出头露面,酒喝得真不过瘾——尤其是请“仙乐坊”的花魁紫蝶姑娘坐陪的时候。

前面说到,澹台拓这个人有些才子佳人那一套理想,因此,初见“仙乐坊”色艺双绝的花魁紫蝶姑娘时,很是动了些“红袖添香”之类的心思,他本不缺钱,当即就想为紫蝶姑娘赎身,纳作姬妾——澹台拓今年二十五有余,早定了一门亲,因常年在江湖上飘荡,所以未婚妻尚未过门。未婚妻尚未过门,澹台拓已有了二心,还真令有心者为未来的澹台夫人忧心,但不管怎么说,紫蝶姑娘出身勾栏,澹台拓真赎了她,再怎么心爱,当然也不可能取代他未过门的妻子为正室。

饶是绝色红颜,命中注定也只能作妾。

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作祟,紫蝶姑娘对于澹台拓的追求根本不为所动。但其实,澹台拓自己心底明白得很,绝对不敢那么自负。紫蝶姑娘无心于己绝对另有原因。他认识紫蝶姑娘也有些日子了,以他锐利的眼光,精细的心思,轻易便能察觉:嘿!紫蝶姑娘心中另有意中人,这个意中人嘛,就是他澹台拓的至交好友——赵隽小王爷呗。这个一点不难猜,明显得很,每次他请紫蝶姑娘陪同饮酒作乐,只要有赵隽小王爷在座,紫蝶姑娘的眼里就再也不肯放下旁人——只可惜,赵隽那小子似乎还不识得温柔滋味,白白浪费自家本钱,连带辜负一干美人儿的痴心。

明知紫蝶姑娘无心于己,澹台拓思慕之余也不强求,上“仙乐坊”的时候,紫蝶姑娘愿意见他呢,就上她房里坐坐,游玩宴客看紫蝶姑娘首肯也爱请上她,两人倒是常常来往,在旁人看来,关系闹不清楚是恩客呢还是朋友。

因为这样一些原因,澹台拓今天赴赵隽的邀约时,又把紫蝶姑娘也给带上了。

怎么说呢?这么说吧,前面说到,澹台拓本是武林世家子弟,豪侠之气不少,朋友义气自然也有,这个朋友义气不仅体现在赵隽这一类知交好友身上,也体现在紫蝶这种所谓的红颜知己身上。

对于紫蝶的不肯钟情,澹台拓除了自负地以为是人家不肯屈居小妾之位,也不得不现实地承认,是自个儿不够出色,入不了“仙乐坊”扬名京城的花魁紫蝶姑娘的法眼——尤其是与家世皮相都耀眼的赵隽世子站在一起的时候,人家紫蝶姑娘当然只想看光彩夺目的赵隽世子。当然,以他对好友的了解,清楚他根本不构成情敌之类的对手关系,也是因为这样,为讨紫蝶姑娘欢心,澹台拓不免要学学上古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搏美人一笑的壮举,自己做一些牺牲,或者干脆点说利用一下朋友。既然紫蝶姑娘看到赵隽世子愿意笑语盈盈,为搏美人儿一笑,何乐而不为?反正赵隽世子永远不会为之所动——据说人家世子夫人那可是绝对的美丽绝对的大家闺秀,这样的妻子尚且无法令赵隽世子动心,外面的庸脂俗粉也就不必奢望能够打动赵隽世子大理石一般的心肠罗。

澹台拓带着紫蝶姑娘到达赵隽宴客的地方,京城最大的酒楼——“四海楼”的时候,发现他俩是来得最慢的。

酒席上,早已团团围坐一圈人:赵隽、秦肃,几个赵氏家族的子弟,还有——那位吕寒秋姑娘和她的叔父吕为先,这个还不算,另有一个宾客也比较令人意外——季允!

八月开考在即,季才子竟有闲心出来喝酒?

澹台拓有疑在心,但他素来聪明,自然不会问。后来,澹台拓才了解到,这季允是秦肃在“四海楼”门外恰巧碰上,硬拉了来的,也不理会自己是不是主人——军人豪爽,哪有那么多计较?何况,赵隽也是真的不计较。

要说季允怎么会和秦肃扯上关系?还得追溯到金陵去。秦肃老家与季允同乡,两个人一个从军,一个作书生,自小并不是特别熟识,今日在他乡相遇,择日不如撞日,趁着时机,当然要叙叙乡情——另外,那也是秦肃一个心底的秘密和比较阴暗的想法:他的同僚吕为先托他找回侄女吕寒秋之后,病体日见痊愈,身体好转,心情也跟着好转,便想到如何撮合自家侄女和秦肃的姻缘来,时不时邀秦肃上住处谈一谈,坐一坐,喝喝茶,吃个家常便饭什么的,这秦肃某些方面与赵隽有些相似甚至有过之——嗜武。这人哪一门心思专注在某些方面,对其他事务自然就懒得上心,逼急了搞不好还会腻烦得很,幸而吕寒秋姑娘看到他脸色经常冷冷的像是不热心,才不至于令秦肃看到她就想跑,由此,秦肃也搞清楚了,一头热的只有吕为先自己而已,吕寒秋姑娘看来也是迫于无奈才与他应酬。这么一想,秦肃暗暗有了打算,在“四海楼”外恰巧看到季允时更是计上心来,有了主意——季公子风度翩翩常人难以企及,如果能成季公子和吕寒秋姑娘之美的话,哈哈,他秦肃自然就可以脱身了。

那么,吕寒秋姑娘又是怎么来的?也是巧,她今天和叔父来“四海楼”吃饭,人还没走进“四海楼”门口,就撞上了赵隽世子和秦肃一行人,结果不用说,酒席上多两双筷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何况,酒席嘛,图的就是热闹。

“四海楼”,京城最大最有名菜色堪称一绝的饭庄,处于京城最热闹的东大街。在东大街上,饭庄、布庄、钱庄、杂货铺、胭脂水粉铺……应有尽有,包罗万象,所以,也算是京城人买办物品最常光顾的地段。

赵隽这一桌酒席设在“四海楼”二楼当街窗口边,从窗里望出去,轻轻松松地就能瞧见街上人来人往的的热闹。

赵隽坐的是主位,恰好临窗,酒菜未上齐,他随意转了一下头,看出窗外,看着熙熙攘攘的东大街,不经意间,蓦然瞥见一抹熟悉的身影,穿着淡淡的粉蓝色衣裳,从对面绸缎庄里出来,正等着轿夫抬来轿子。

是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龙尸惊闻录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火影之大魔王 漫游电影世界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吞食者 都市之绝色妖皇 我的鬼尸新娘 影殇杀君 我的女友是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