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 24 章(2 / 2)
李典走过去。拉着他坐自己面前,李母追问道:“快和娘说说,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要立刻过去下聘啊?”
虽然这事说起来,有些不好意思,但又不是能拖延的,李典点了点头,对母亲道:“通判大人说了,得快点,京里来的监差已经到了行省衙门住下。听说是因为跟来的子侄病了,才没往下派人选人。所以我们得抓紧时间,在人来之前,最少也得吧亲定下。”
现在时间非常紧张,容不得疏忽,如果不在监差派人之前定下,一切就白费了。
李母惊了一跳,急忙道:“监差已经到了行省衙门了?这么快!”
站了起来,也不等回答,李母喃喃道:“这可真得快点了。”打定主意,立刻转头对儿子道:“这么说的话,我们得立刻动身才是,不然就晚了。”说着就要去收拾行李。
王莲一把拉着她,劝道:“婆婆,别急,我们坐下好好商量商量,把事情好好捋捋。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得把要做的事商量透了,一件一件按条理办,这样既快了,又顺遂。”做事就怕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时候什么都办不成,还耽误了时间。
李母这时候已经乱了,家里事情往常也不是她处理,现在根本就没个主张。好在她知道谁是能干的,急忙拉着媳妇道:“莲儿,你是个有主意的,这事你就帮着参谋参谋。你给捋捋,看看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事情解决了,还干得漂亮!”
王莲是当男子养大的,跟着父亲也在铺子里走来走去,见识广。嫁过来后,李母也是直接把管家的权交了她,这么些年,也处理的井井有条,尤其是近一两年,先是经手李典禀生宴,后又全权打理李婉婚事,两件事都办的极为妥帖,让李母看着很是赞叹。现在遇了这棘手的事,自然而然的也想到了她。
点了点头,王莲也不推脱,直接对着小叔开口道:“李典,你给说说,通判大人是怎么说的?是让直接带媒人去提亲?想想,通判大人对于聘礼,有提什么吗?”现在时间这么紧,六礼根本就不可能那么的全乎,一些不重要的,就简单化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下聘、亲迎了。
她就是这点摸不准,不知道官宦家是怎么个下聘法。
李典道:“嫂子说的这些,通判大人都提了。大人的意思是,因为时间紧,就不搞那些胡哨,让请了媒人登门,赶紧纳彩。至于纳征的下聘礼,则也简单化了,不必按她姐姐的那些来,说是按我们这里正常人家的聘礼下。他最叮嘱的,就是时间,越快越好,千万不能耽误。”
王莲点了点头,明白了。
这话的意思,瞧着是不在意聘礼,大概对家里的情况也了解,知道不可能给的像其他官宦人家那么多,便在那时候就提了,按家乡的来。
既然这样,就好办了,思考了下,王莲决定道:“这样吧,先请婆婆去找个媒人,我去娘家一趟,挪些银子使使。虽然通判大人不在意,但我们总不至于把聘礼真的弄得那么简单,那也太丢面子了。”
“啊?”李母抬头,不可置信的望着儿媳:“你要去娘家借银子?······”给弟妹做聘礼。
后面那话没说出来。
也说不出口。
按理说这事就算管,也不会像这样子管法,别人家媳妇来管,好的也只是把该做的做了,聘礼差些也就过去了。根本就没有哪个能够大度的为弟妹聘礼而去娘家借银子的嫂子。
一旁的李清和李典也惊讶着呢,一向知道嫂子人好、度量大,但她这样子做,还是惊到了他们。
看着他们傻了,王莲噗嗤笑了,挑眉道:“怎么,是不是感动了。”拍着李典的肩道:“其实嫂子也有小计算的,未来的弟妹是通判家的小姐,让她满意了,随意的在娘家面前美言几句,你哥想自己做生意的话就容易多了。”确实也是有这点意思,其实和官宦家结亲,多少也带点这意思。
知道嫂子这么说,其绝大部分的意思是想让家里人安心,不要背负负担。
李典感激的道:“嫂子的好意我知道,但也不必去借银子,家里还有多少,可以先拿出来置办实在不行,我去旁人家借,想来还是能借来银子的。”不想嫂子回娘家,往后里被人当傻子看待。
呵呵笑了,王莲挥手道:“好了,知道你能耐,但这银子还是去我娘家借吧。你在外面借,被人拿来说事,又该闹腾,别为了这点银子就留了坏名声。”
在外面借,确实难保不被人拿来说事,到时候就麻烦了。万一牵扯到品行,一切就完蛋了。
看李典还要说,王莲强行制止,道:“好了,别说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赶快把这事办了。其他的以后再说。我先出门了。”银子娘家虽然有,但也要去银庄取,大额的钱放在家里有些不放心,所以都存银庄了。这样一来,又得耽误时间,得抓紧才行。
王莲离开后,李母也要去县城,找一个稳当的媒婆。
李母对着儿子、女儿:“我现在去请媒人,你们俩赶快去婉儿家,和她说一声,我大概没时间过去了,清儿不能留在那儿陪着了,可能会有事情要帮着办。”哎,这可真是,第一次去拜访,就耽误了,也不知道亲家会怎么想。
李清点头:“好,我们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