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5(2 / 2)
原本她以为最后这一幕戏是最容易的部分,只需要缓步走上台,一拜神灵祭天,接受百官朝贺即可终结。可当她跨出第一步的时候,却只有困惑与恍惚,仿佛正置身于一场荒诞的梦境。
公主为什么要自杀?因为她追逐自由。
公主为什么要在那个时候自杀?为了给春熙让位,避免血战。
公主为什么要给春熙让位?因为有女相和春熙步步催逼,威逼利诱,终究是她先在绝望中妥协。
……
那么春熙呢?
春熙从满心满眼的“忠”,慢慢装下“家国天下”四个字,是多年风霜雨雪的积累,便砌成了一份责任与野心。
最终她向昔日主人挥出那柄无形的刀剑,得愿所偿。
那么当她走上那条路的时候,心头又是如何的感触?
欢喜、兴奋、怅然、遗憾,还是痛苦?
好像都还差了几分。
导演并未对穆倾寒的表现提出异议,然而在戏中的本人却总觉得还隔着一层朦胧的雾。
就在这时候,穆倾寒看到了人群外的洛夕萤。
她已一脚踩上人工搭建的木质台阶,一抬眼便清楚看到人群中的目标,更何况那一身的“血”也格外醒目。
洛夕萤也在看她。
是洛夕萤,也是戏中人,褪去当王时的疯狂阴沉,倒显出些初登场时的单纯不谙世事。
唯有那眼中的沧桑显露了她所历经过的风霜。
那双眼里还有一些欣慰和鼓励。
仿佛是那个一跃而下的亡灵就飘飘荡荡地站在群臣之间,默默目送着新王登上高台,开启一个崭新的王朝。
穆倾寒微怔,意识里闪过一道光,肩上却又似压上了几分无形的重量。
她似乎感觉到了洛夕萤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那些情绪。
或许是到了最后一场终结之景,洛夕萤也多少有些唏嘘感慨。
作为唯一一个演了两次同样的剧的人,洛夕萤或许是除了导演编剧以外最了解这个故事的人。
她甚至比其他人更了解也说不定——另一重意义上的了解。
故事到底是故事,有时甚至与事实本身相去甚远。
历史上的公主与女皇之间的故事只有寥寥数笔,却都重于千金。
公主不愿继承王位几次逃跑是事实,最终主动托位给昔日侍女也是事实。
二人之间关系非比寻常,自然也同样是事实。
只是王权更迭之间,后世便总是喜欢将“反目成仇”四个字扣上去。
洛夕萤不敢说自己比其他人更了历史或剧本本身,只是她本来自于另一个世界,便多了些常人难有的感慨。
那个世界与这段故事完全相反,从封建王朝到现代社会,从来都是男权当道——与星月王朝之前的历史如出一辙。
即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也难以说上一句“平等”,更遑论过往王朝之中对女性的践踏压迫。
在那样的背景之下,女子连出行都受限,掌权谈何容易,更不必说开创往后千年女子当权的风气。
也许洛夕萤原本世界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同样的星月王朝,只是最后失败了,所以沉寂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那么曾经的公主,曾经的曦月女皇——剧里的春熙,她们又是承载着多大的压力与阻力前行的呢。
常人都说公主软弱,气量不足,因而难以成王。
只不过恰好沾光占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皇”的身份,才留了几分名声。
可那时公主是真真正正的第一人,也是最先遭受了无数质疑与谩骂嘲讽的人。
还有那些本有望王位的宗亲男丁,反对必然最为激烈。
逆行世俗,悖逆人伦。
这是开创先河之举,却也是违逆俗世规则之举。
群臣的反对、世人的质疑、宗亲的打压、老师的轻视,几乎完完全全被公主挡了下来。
崩溃也是正常的事。
公主未尝不爱自己的国家,未尝没有过改朝换代的雄心壮志,她终究还是撑到了成年,几番逃亡,最终还是选择了继位,承担起那些骂名。
她并不缺乏死的勇气,否则也不会有闲暇选择恰到好处的时机。
她对后来的曦月女皇更像是托孤,将整个国家托付于她之手,也将少年时的梦与期待托付给了她。
比之王者,她更像是一个探路者,引路人。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责任尽了,她便干脆利落离开了这人世。
多年以后,曦月女皇一统天下,令女子入朝,几乎改天换地。
然而一代传奇却终身未嫁,无子无孙,死前将王朝又还于公主后代之手。
这样的二人之间,谈及“仇怨”二字,或许是一种玷污。
只是剧本毕竟不是真正的历史,主线是曦月女皇称王的经过,主角是春熙,公主只是个配角,还是个反派,更深层的悲哀并没有过多的体现。
那些隐晦的苦与涩,全靠着演员自己的发挥。
而作为主演,自然是步调一致最为好看。
洛夕萤的那些感触,穆倾寒接收到了——
春熙心下或许早已了然了吧。
曾经公主是她生命的全部,往后则是这个国家取而代之。
责任的重量从来不是轻飘飘飘的一句话而已。
一条命换的是一个王朝崭新的未来。
穆倾寒豁然开朗,原本满溢着遗憾怅然的神情褪去,只余下一点点填满的坚毅。
你的错误、你的愿望,我都会一一为你填补。
穆倾寒踩上了最后一级阶梯。
“咔哒”一声轻响传来,穆倾寒脚下一颤。
洛夕萤脸色陡然一变,抓起衣摆就挤开人群,朝她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