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鼓励与引导,段冉与Extremes(1 / 2)
段冉演奏的感觉很好,秦键内心如是说。
不参杂任何私人情感,至少他很喜欢。
就像沃恩在乐评中写道的那样——‘最好的钢琴家就是能激发听众这样的体验,她在演奏中传达着一种说服力,使我拥有了美妙的联想——如果我能像他那样演奏,我将会有何样的感觉。’
段冉的演奏此时就有一种说服力,秦键就产生了这种幻想‘此时是我自己在这样演奏’。
直到今天,仍然还有不少人还坚持着——演奏肖邦音乐的权利属于那些专家们。
自从卑尔根风波之后,秦键也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关于演奏一部作品的权威。’
或许是秦键从未系统的受过现代欧洲钢琴的教育,所以他对于权威演奏者这一说法并没有太多代入感。
抛开带有一定目的性的‘预赛模仿表演’,在其他的时间里,他更专注于从作曲家本身出发对曲目进行研究。
这其中包括作曲家对作品的感受,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所属的时代背景。
从车尔尼到贝多芬,从莫扎特到拉赫马尼诺夫,再到现在的肖邦。
秦键能深切的感受到,来自作曲家本身的感受对他演奏其作品的影响越来越大。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绝不会否定几位老师的教导,何静对他的演奏规范修正,廖林君的调式色彩学以及古钢琴教学法,沈清辞的浪漫乐派演奏技艺,老酒保的巴赫复调思维,老阿萨阿德的对位课程,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他。
甚至包括聆听十井伸行、齐尔曼、巴伦姆等国际一线钢琴演奏家的现场演奏时,从他们的身上秦键同样在学习着。
不论是他的几位领路人,还是众多国际演奏家,秦键从未将他们当作某种权威看待,他认为这是一种带有某种‘偏见’的形容。
这些人在音乐表达上,本身之间就存在着些许矛盾,但秦键能感受到他们都在坚持着自我。
这种表达的背后有其各自不同的成长曲线,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性格特征等等等等。
所以他们向世人呈现出的音乐是由千变万化的元素经过融合,不断融合,再度融合,最终由时间和汗水萃取提炼而成的。
秦键相信这是每一个演奏家成为经典的必经之路。
没有人可以跳出这个圈。
段冉此时正是处于一种融合提炼的阶段,甚至这种融合提炼都不仅仅是针对于肖邦。
段冉不像秦键忠于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作曲家作品,她演奏任何一个作曲家的作品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人标签,凶、猛、气势十足,让人听起来像是在炫技。
但秦键深知这华丽的演奏背后有着一颗敏感的内心,是由理智过滤后的有序作品。
不可否认里格尔和廖林君都属于当世的演奏家,都是段冉的老师,朋友,
他们给出的建议一定有其背后的道理和用意。
但到了这个阶段,秦键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段冉要靠自己去更加深入的去理解、去思考、去判断。
所以秦键想,作为自己,在这个时间里,能给出对方最好的建议大概就是鼓励与引导吧。
...
澎湃琴室内,随着段冉最后一组张力十足的大和弦结束,全曲结束。
嗡鸣在短暂的安静后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