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念,多念(2 / 2)
一听说京外,他竟然有点喜出望外,知道今儿恐怕得懈怠了。捧着那封信屁颠屁颠回了房间,将房门一关,严禁打扰,拆了信就美滋滋的看了起来。
信奉外头只写了一个刑部朱晚照亲启,他好歹也是个尚书,平时甚少有人直呼他的名讳。
但这个人却是可以的,要知道,他当初给那人改口可费了一番功夫。先是尚书大人的叫,再是朱大人的叫,再之后才改成了朱晚照。
朱晚照还琢摸着,等他回京来就让他再改口,把那个朱字去掉!
如此一想,就更加迫不及待的去拆信了,先是看了一下这封信的长短,两张纸,都写的满满当当的,是他的作风。
又看了看那人熟悉的笔迹,好像眼前就浮现出他一身青衣小衫坐在窗下,认真写信的模样。
兴许写了几笔觉得不满意,揉烂了信纸,又重新提笔。
最后他才开始看信上的内容,跟往常一样,先是简单说明了一下昌平郡的情况,以及南方各郡县受洛清王庇荫的官员有什么动作和表现。
在知道洛清王罪名坐实之后,那些原本蠢蠢欲动要来给洛清王请罪的人都收敛了不少,甚至有人准备了财礼准备北上,贿赂太子一党的人马。
甚至有人听说他徐勃曾经是太子的心腹,知道太子东山再起肯定会把他弄回京里去,不少人几乎踏破了他家的门槛。
当然,信中的徐勃不是这么说的,只是说‘近期常有无谓同僚,或居吴越一代不辞辛苦奔至昌平,频繁造访,不甚烦忧。’
看到那不甚烦忧四个字,朱晚照的唇角忍不住得意勾起,翘着二郎腿,好像又看到这古板的徐勃不擅长应付这些人,一脸的苦瓜相。
说实在的,他那表情其实也挺好玩的。
只是烦忧到底是烦忧,他怎么能让他烦忧呢,所以马上就脱口而出:“你就不能再忍忍?马上就回京来了,这就开始跟我抱怨起来了?哪这么娇贵呢!”
话是这么说的,但他嘴角始终是翘着的。
一封信,两页纸,重要的说了,无关紧要的也说了,搜来搜去,只有最后一句‘望君保重’四个字是对他朱晚照的特别关怀,场面上的客套话,看的朱晚照有些心猿意马,分外满足。
又来回将信看了几遍,平铺在桌案之上,一边提起笔来给他回了信过去。
她朱晚照虽然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的进士,一路升迁到了刑部尚书一职,但总有人对他的才学抱有怀疑。
甚至还有人直接认为,他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有的只是一通折磨人的手腕。
这也不怪别人乱想,首先他自己身为一个尚书就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提笔回信,他也不文绉绉的,而是开门见山就道:“徐勃老弟,见信如晤,盛夏已近京中酷暑难当,想来你在昌平亦如履炭火。巳时、午时、未时、申时日头毒辣,不必出门,少贪凉冰,多食果蔬。待三天两日,局势中稳,东宫自有谋略,你且不必过滤,你我定能早日相见。为兄日思夜想,分外挂念,千万保重,多念,多念。”
落款再盖上他朱晚照的私人印章,吹了吹上头没干的墨,看着自己写的字没用完一张纸,不禁有些懊恼,但他该说的也着实已经说了。
这封信送到徐勃手上的时候,他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还是忍不住吐血三升。
亏他苦口婆心的将外头的消息送进京里去,结果这朱晚照一点京中的消息也不透露给他,好吧,虽然已经有无数张嘴跟他说过京里的事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个朱晚照人在京中,连他几时几刻出门都要命令标榜,更可气的是,他对早日相见并不怎么期待,到朱晚照的嘴里,就成他日死也想寝食难安,到头来,他还得安慰自己不要过滤了。
还有那信的结尾通常不都说勿念勿念的吗,这倒好,到他这里反而成了多念,多念。
朱晚照忍不住也要怀疑了,他当年还是一个没多大见识到的小门客的时候,所崇拜的那个刑部尚书,和现在这个是一个人吗?
这都是后话,自不必多提。
朱晚照收了信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直到看的自己都快背下来了,才下定决心该做点正事了,不然天都黑了,他所有的时间都得耗在这不可。
喜滋滋的要将信放在书架上的匣子里,谁知一打开那匣子有不可收拾的将里面的信都取了出来。
其实也不多,算上这一封,统共就六封,昌平郡虽然不远,但徐勃却不常写。
这六封信都被摆在了朱晚照的桌上,他一封一封,又开始翻来覆去的看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不曾收敛,全然一副呆滞的模样。
正看的出神,窗下一粒石子弹过,咚的一声,让他眉梢一跳,扭头向外头一看,只见窗外正站着两个人。
这两个人终于让他有了把信收起来的打算,收拾好了连忙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