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抵达(2 / 2)
程玉堂方象征性地问:“按照往年惯例,一个名额,约莫三十块中品灵石就稳了。只是不知,楚道友手上灵石充裕否?”
这是一句闲谈。
如果楚慎行说“充裕”,程玉堂便会笑着打趣,说自己就不凑这个热闹,只等后面拍卖。顺道,可以借着这个话题,聊聊天地莲的品相如何分辨。
若楚慎行说“否”,也无妨。此次南下云梦,虽只为散心,但程玉堂并非空手。过往十多天中,他试探、判断,愈发肯定,与楚慎行打好关系,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既然如此,自己掏点钱,买个人情,十分划算。
他也算交际广泛,四海皆友。便是归元宗的真人,也曾在一个秘境中,被程玉堂经营出“故交之情”。
但楚慎行说:“只剩几块下品灵石。”
程玉堂听了,还是惊讶。
在船上的日子,他眼看楚慎行指导秦子游修行。少年画符、布阵时,楚慎行皆不吝惜灵石,秦子游也自然大方地取用。那会儿程玉堂还觉得,这对师徒定然积蓄颇丰。此刻看,却另有一番滋味。
程玉堂思忖,很快觉得无妨。楚慎行有真材实料,一时困窘,不算什么。
他正欲提出赠予,可楚慎行转而说:“还要先看看,儒风寺的悬赏中,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东西。”
程玉堂明白了: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他先前就知道,楚慎行杀了一条金轮鱼。鱼鳞、鱼皮,这些都是好东西。如果运气足够好,那条鱼岁数再长些,其中价值,可不止是几个名额。
所以程玉堂把自己的话咽下去,笑一笑,展开手上折扇,预祝楚慎行得偿所愿。
不多时,船在码头停下。
秦子游许久没下实地。在船上时,尚不觉得什么。此刻脚踩上岸,方觉得腿上发软,像踩在云上。
这种感觉新奇又有趣。周边人来人往,同样四处都是修士,可又与在郢都时不同。到郢都的,多半是些刚刚引气入体的少年、青年,虽有一腔期许,却又对修行一事懵懵懂懂。
而今,云梦码头上,他见到的却都是些已经摸索出门道的年长修士。他们打扮各异,看得秦子游眼花缭乱。
也不乏一些吴国少年,前面刚去了姑苏,却在归元宗收徒时被刷下。既然难得出远门,干脆绕来云梦,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最后,就是负责维持秩序的儒风寺弟子了。
少年看着那一个个青灰色长袍的修士,记起温娘子和梅郎。他短暂地想:这些人中,兴许就有人是他们故交好友。唉,也不知他们如今如何。
有客栈的伙计在码头揽客。程玉堂看过一眼,问楚慎行:“楚道友是要先落脚,还是直接去找儒风寺看悬赏名录?”
楚慎行看他,见程玉堂态度寻常,便也微微笑了下,说:“明日就是花会了,”按照惯例,前面几天,拍卖的都是些小物件,往往是由来花会的散修寄拍,要等往后,才轮到儒风寺压轴登场,“落脚倒是不急,我看子游精神不错,不急着休息。如此,还是先去寻儒风寺弟子,问问采摘名额还剩多少吧。”
程玉堂适时表露出一点遗憾。
他给楚慎行几张自己的信符,叮嘱:“那我便先去客栈了。等楚道友换到儒风寺的信物,再做打算。”不要求过多,但也展露善意。他是要“交朋友”,而非死缠烂打。
程玉堂注意拿捏分寸。
楚慎行礼尚往来,也拿自己的信符给对方。并非用藤叶,而是普通符纸书成。同时,他记起秦子游已经快用光的符纸库存,这还是在他们大多时候都直接省时省力用藤叶的前提下。
难得来修士汇集之地,要买的东西,还有很多。
两边分开,程玉堂带着小厮,消失在熙攘人群之中。
秦子游念念叨叨:“师尊,我们能换到采摘名额吗?若是不能,你打算卖什么东西?对了,既然都到这里,得给你也找把剑……”虽然已经习惯楚慎行不提前通知,便直接抽出日影,可秦子游还是觉得,师尊该有一把自己的剑。
这不是他小气——当然,说实话,秦子游的确抱着一点隐隐醋意,觉得这样下去,日影会不会只认师尊,不认自己?
而是的确从现实考虑:遇到外敌,楚慎行用上日影,秦子游就只能两手空空,在旁边干看。
秦子游这提议,倒是和楚慎行决定南下时的想法不谋而合。
但既然秦子游说了,楚慎行就有意问:“子游,你不喜欢我用日影?”
秦子游眨巴两下眼睛,警惕:师尊这话,好像有什么深意?
他嘻嘻笑了下,坚决不落入圈套:“既要知道悬赏名录,还是该直接问儒风弟子。哎,那边那位郎君——”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煮茶相关的姿势是从游戏里看来的啦(虽然已经A了很多年,完全接不上还在玩的朋友的梗了),昨天写的时候为了保证准确,又额外查了下。
是芝士储备也不太多的江江(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