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工坊的重建问题(1 / 2)
次日。
方二骑上了久违的大摩托,一路咆哮着停在了道观外。
两个道童站在门口,大清早的就开始打盹儿了。
不知道是值夜没睡,还是刚起来没睡醒。
“袁真人在不在观中?”
方二向两个道童问道。
其中一个揉了揉眼睛:“啊,侯爷好,小道见过侯爷,回侯爷的话,袁师祖被召进宫了。”
这老货是被叫去给李渊算黄道吉日去了?
扑了个空的方二,只好骑着车去了新东方技校。
老马已经把棉花送了过来。
还是研究下怎么机器脱籽吧,一千亩地,收了几十万斤的棉花,全靠他们手工剥,这得剥到姥姥家去了。
赵刚带人跟在方二屁股后面,死死的盯着方二手上的动作,生怕遗漏了什么导致后面看不懂原理。
扎花机这东西最早出现是在中国的南宋末期,黄道婆发明的东西。
这是一种去除棉籽的机械,在桌上固定一个书架,架上部横安一木轴,一铁轴。
铁轴在上,木轴在下。木轴右边装有曲柄。
铁轴左边安装具有飞轮作用的十字形木架。
工作时右手转动曲柄,与曲柄相联的碾轴随之转动,左脚踏动踏杆,使碾轴与下轴作等速运动,方向相反。
二轴相轧,左手将籽棉添入轴间,则棉花被带出车前,棉籽落于车后。
这东西方二也是在机械博物馆中看到过一眼,很简单的小东西,虽然没有太高的难度,可就这,西方国家一直到1793年才有人弄出来。
当时的中华文明足足领先了世界六七百年!
只是后来被那一群留着金钱鼠尾辫子的,将底蕴祸祸的十不存一,才让后来的种花家处处受制于人!
话说,自己要不要把那些家伙的祖宗给消灭在精子状态?
方二摇了摇脑袋,想的好像有些远了,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方二没有对扎花机进行任何的改进。
虽说做成电动的,肯定会极大的提高效率,但工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也是让匠人们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积累底蕴的过程。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直至,知其所必然。
当这种底蕴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赵刚他们肯定会给自己带来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当赵刚他们看着一团团洁白的棉花,在经过扎花机后,棉籽和棉绒被成功的分离开后,正在兴奋的时候。
方二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题。
随手拿起一团棉绒,向赵刚他们说道。
“本侯出道题给你们,此物再处理一下,便可以用来织布,但现在却是团团分离的状态。”
“所以,你们要做的,就是把处理的方法弄出来,还有,必须对现有的纺织机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