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与李自成谈判(1 / 2)
最快更新工业大明最新章节!
皇宫中,皇极门,正在举行例行朝会。
大臣将张雷与孙传庭两人联名上书的奏章拿出来说道:“皇上,这是张大人和孙大人从甘肃发回来的。”
“哦?呈上来。”崇祯招了招手,王承恩赶紧下去将奏章拿了上来给他。
“放肆,真是岂有此理。”崇祯看完了这奏章却是勃然大怒,随便将奏章一合上就往前面一丢,落在地上的时候奏章都已经被撕扯成了两半。
那位送上奏章的大臣吓得赶紧跪在地上什么都不敢说。
王承恩赶紧跑过去就爱那个东西都捡起来,拼凑好之后小心翼翼地放到桌子上面去,然后低着头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崇祯看了看地上还跪着的那人,说道:“平身吧,回去。”
那个人马上就退回去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崇祯坐回到龙椅上面去,重新拿起那奏章来,晃了晃,平静地说道:“你们知道张雷那厮在这里面写了什么吗?”
现在他还在气头上,谁敢去答他的话,大家都低着头沉默,崇祯突然之间提高了音量说道:“他居然在里面明目张胆地要求增兵!你说他这是想干什么?去年他训练了五十万精兵的事情朕还没有和他算账,他现在居然还想要继续增兵!说是要对抗李自成,你说他是想干什么?五十万人马有多少你们知道吗?还有那个孙传庭,朕让他去做什么事情的难道他会不明白吗?结果他做了什么?他居然跟着那个张雷一起胡来。这奏章还是他们两个联名上书,这是要气死朕吗?”
什么?增兵?
大家都十分惊讶。也难怪崇祯会这么生气了。张雷现在拥兵五十万。放眼全天下,谁的兵能有他张雷多?再加上那个孙传庭,如果两人加起来兵力已经能够超过六十万,还要增兵,难道他想雄兵百万吗?
那个被张雷几句话给骂回来的马士英说道:“皇上,如今张大人已经如此嚣张,千万不能够同意他的计划来助长他的嚣张气焰,之前他不是几万人就敢和十倍的敌人作战吗?依臣来看。倒不如下旨让他裁军二十万才是正途,只需要十万人他就能够抵抗百万人马了。那些裁下来的士兵可以安顿从农事,增收粮食,减少饥荒,如此不比出征打仗要好?”
“你说的没错,但是他才刚刚将这些士兵训练出来,如果让他现在就裁军,恐怕他不会听从啊。”崇祯有些忧虑地说道,现在张雷所有的力量已经让他十分忌惮,张雷更是通过马士英给崇祯带了话。要是再逼迫的话他就要造反。所以这个裁军的建议虽然崇祯是万分心动的,但是真的要下旨这么做。却让他有些下不了决心,生怕张雷直接撕毁圣旨造反,到了那个时候就连后悔也没有用了。这种事情张雷也并不是做不出来!
周延儒说道:“皇上,张大人作为朝廷重臣,更因为战功在身,全天下的人都看着他哪,如果他明目张胆违抗皇上的圣意,那一定会遭到全天下人的唾弃,到时候被说成一个不忠之人,谁还会跟他呢?”
其他的大臣也是纷纷附和,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应该通过张雷的奏章,以便尽快让天下安定下来,他们是相信张雷不会造反的人。当然,这些声音根本就没有被崇祯听到就已经淹没在其他的人的讨论声中了。
过了好一会儿的时间,崇祯才拍了拍桌子,说道:“安静一下,各位爱卿倒是说一说,这接下来朕要怎么回应他呢?”
范复粹说道:“皇上,臣以为,增兵的计划如果皇上不想通过的话,那就暂时让他维持原样,或者是下诏书警告一下他,让他不要太得寸进尺,这样一来他应该就会老实了,臣以为他是不会造反的。”
“嗯,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那就这样吧,朕下个诏书给他,现在他已经拥兵五十万,已经不少了,增兵就算了吧。”崇祯打定了主意,然后写了诏书发下去让人送给张雷。
张雷在将奏章送上去之后就在想,自己再增兵多少才够用呢。过了不久之后有人把崇祯的诏书发了下来,这时候刚好张雷和孙传庭在自己的帐篷里面制定作战计划,下面的人将诏书送过来的时候他才停了手。
他打开诏书一看,里面并没有一个字提到了增兵计划,反倒全部是苛责的话,说他不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最后还说了,限其三个月内灭掉李自成,提其头来见,否则裁军二十万。
张雷的表情很是精彩看,来来回回地将诏书看了几遍,他将诏书一下子拍在桌子上面,却是不发一言。孙传庭心中十分疑惑,便去拿过诏书来看,等看完了诏书之后问道:“皇上看来是不让咱们增兵了。”
“肯定是又有谁在皇上面前说我的坏话,然后皇上的猜疑病有犯了,不然的话他是不会和我说这样的话的。啊对了,不久之前来的那个叫做马士英的监军被我给骂回去了,这事十有**就是他说的。”张雷突然想起了那个叫做马士英的人,十分笃定地说道。
孙传庭问道:“张大人,那么咱们接下来一步应该要怎么做呢?”
张雷笑了笑说道:“上面不是写了吗?三个月内灭掉李自成,现在就去打呗,还能够怎么样?”
“可是如果我增兵的话想要直接进甘肃去要将他杀死还是很有难度的啊,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恐怕……”孙传庭欲言又止,想起三个月之后就要裁军,他也有些不喜欢。
张雷转过头来看着他说道:“你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吗?”
“什么?”孙传庭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张雷说道:“就是咱们把他给赶出来,让他去北边和满清鞑子打战,这样一来咱们就可以大幅度削弱他的实力。将他给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