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报功(2 / 2)
“有劳!”翟哲从未和太监打过交道,耳中听见的传闻不少,心中既好奇又紧张。不一会功夫,门房出来说:“公公召见!”
翟哲将佩刀弓箭交由身后亲兵,跟在那人身后入府。
镇守太监府无论大小还是装饰均胜过翟哲之间见过任何一座衙门,相比之下阳和卫的宣大总督简直可以用寒酸来形容。想起太监的形象,翟哲身上起了一层鸡皮嘎达,连沿途的雕栏花草也不敢多看。
转了几道回廊,那门房指向一座厅堂往里,说:“公公正在里面等你!”
翟哲硬着头皮入门,见门口两个仆从守门,拱手才要说话,那两人招手说:“翟参将请进!”
翟哲谢过后入门,见厅堂开阔,正对面挂了一副群马奔腾的中堂,气势蓬勃,中堂往下是一条长约三丈的红木长几,其上摆设一块玉雕如意,一块金牛顶角的木雕。长几之前是一张四方桌,桌子左侧椅子上坐了一个人,身材短小,好像蜷缩在椅子中间。
他目光在屋中一扫而过,立刻低头,拱手道:“大同参将翟哲拜见王公公!奉宣大卢总督及巡抚大人之命前来报捷!”说话的同时,从怀中掏出吴甡写的书信,呈过头顶。
对面那人半天没说话,翟哲等得心里发毛,将手中书信举的更高些。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翟哲觉的手臂都有些僵硬,对面那人像才明白怎么回事一般,问:“你就是翟哲?”
“正是末将!末将奉山西巡抚吴大人之命在朔州突袭清虏,斩首三千,已驱逐多尔衮出塞,特来报捷!”
“呈上来!”
翟哲轻步走近,不见王贵伸手来接,只得躬身将信放在桌角再退回原地。
“清虏都出塞了?”王贵已听过传闻,但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大同守军前日收复得胜堡,已将多尔衮兵马全部驱离明境!”
“好!”王贵稍开霁颜,问:“卢总督身在何地?”
“总督大人在大同,正督促兵马收复边堡!”
王贵拿起桌角的书信,并不急于拆开,感慨道:“此次清虏寇边,卢总督能守住石拂岭不丢,不让清虏侵犯大明京师,实乃我宣大之幸!”他几乎随卢象升上任宣大总督同时出宫镇守山西。崇祯九年,阿济格率部突破宣府长城进犯京城,大明朝兵部尚书和宣大总督均自杀避罪,山西、大同、宣府三镇巡抚、总兵并镇守太监全被论罪,这一次他身在太原,其实心里也一直在悬空着。以当今圣上的脾气,哪一镇出事就追究当镇主官的责任,宣大镇这些官员实际上是吊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总督大人威武!”翟哲附和,这句话是由衷而出。
“哼哼!”王贵轻哼一声,突然用尖锐的嗓音说:“你尤其该记住卢总督的恩情!”他摆摆手中书信,说:“你要说到事,我都知道了!”他和卢象升有书信来往,明了卢象升有保住翟哲之心。宣大有卢象升这样的总督,他这个镇守太监才能坐的稳,又何必没事找事,清虏虽退走,还可能有再来的时候。
“末将会铭记总督大人恩情!”翟哲垂首。
宣大镇巡抚、总督和镇守太监口径合一,基本可以保证多尔衮入寇掀起的风浪可以大事化小。只要皇城底下不受劫难,事情没有弄到无法收拾的境地,崇祯皇帝也没那么多精力再刨根问底。
翟哲走出镇守太监府时,天色将晚。当夜随行守备领路,众人留宿在太原巡抚兵营中,巡抚营多数士卒还驻守在宁武、朔州一线,兵营内空旷。
四月天气渐暖,从战事起后,众亲兵没得到一个安稳的夜晚,太原兵营不像山野中那般艰苦,今日终于能早早安歇。翟哲躺在床上回想这场战事的全过程,宣大战事让他触摸了朝廷争斗的一角,总督大人的决定不但要考虑战场胜败,还有顾及朝堂反应。他辗转反侧,很多地方还是像在看云雾中的景象一般,不甚清楚。
“我该找一个帮手了!”翟哲摸到胸口贴身口袋中的布条,那是萧之言在神池杀死那个奸细获取的密信。他能猜到这封信可能来自何处,这封信一旦要呈给总督大人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引发的后果不可预料。商盟和八大家必有一斗,但若因此导致翟家、范家烟灰云散,他就成了无情不孝之人,再关联已在山西留下的恶名,他会成为千夫所指,到那个时候恐怕仅能成为卢象升手中的刀剑。
“翟家,范家!”翟哲有些无奈。果然吃进去的每一口都要还回去,当初他依靠家族起家,依靠范家在草原摆脱危机,这些东西最终都成为套在脖子上的枷锁。
也许到该回一趟家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