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黑金(2 / 2)
中国相关方面的答复,说起来很是冠冕堂皇,但是从日本政府方面出发,听起来就不是滋味了。按照他们的理解,中国政府给出的正面答复特地强调了一点,那就是在中日友好的大前提。谁都知道,中国人是很恋情的,毕竟中日友好的口号是中国的周恩来总理提出来的,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这个说法就是一条标准的国策,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中日友好这个大前提消失。
而中国政府私底下给出的答复就让日本政府方面太不放心了,在他们耳朵里,中国政府好像是在说,对于输油管道的问题,他们撒手不管了!而且,他们不管还有很好的理由。
经过多次交涉之后,日本政府很无奈,不管自己怎么说,中国政府都是这一套说辞。而且,对于这一套说辞自己又无从辩驳。因此,他们不得不再次调转目标,找到了陈兆军。
结果,跟陈兆军接触,日本政府得到的回复依旧让他们很无奈,通过长门的小心交涉,长门向日本政府转述了陈兆军的答复: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贫油国,我们对油料的需求缺口也很大,况且,目前按照币值比例,将原油卖给中国政府,利益会更大。但是,我会根据协议,在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额度将属于你们的那一部分如数输运到日本。
陈兆军的答复让日本政府很不舒服,这纯粹是一个外交辞令,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正常,什么样的情况又叫不正常?这都说不清楚,或者随便他怎么说都行!结果,只要一句话,还是会被他掐得死死的。
可是,获得俄罗斯油品供给又势在必行,毕竟排除了俄罗斯的油料供应,日本政府的油料供给就只能依靠中东。中东的局势从来都不稳定,产量虽然高,可是供应情况很紊乱,更何况由于运输的距离很长,要经过诸如马六甲海峡之类的,在二战期间受到过日本国侵略或占领过的国家及地区的势力范围。谁也不能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问题。一旦出现了什么情况,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自己就很有可能没办法保住这一条油料进口途径。因此,日本政府觉得,在油料进口方面必须同时抓住这两个途径,才能更稳更有保证。
在多番交涉下,不管是俄罗斯、中国还是陈兆军,日本政府所得到的答案都令他们很不满意,也很无奈。陈兆军到最后甚至很不耐烦地直接来了一句“要接就接,不接拉倒”的回复,让他们心里很不舒服。最终,日本政府及日本油气企业等方面只能很无奈地选择跟陈兆军签署了牵引管道协议。毕竟,根据他们多方分析,牵这么一条管道做是绝对利大于弊的。按照目前的形势,日本现在很需要稳定油料的供给,好让国家能够更快地从之前的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发展壮大起来。而在壮大起来之前,考虑什么问题都是多余的。用他们的话来说,一切都等到再次壮大起来之后再说。
不过,签了管道接驳协议并不代表他们会放弃自己的利益。他们心里一直都清楚,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况且地理位置非常尴尬,夹在三个大国之间。虽然他们是战败国,在军事武器发展方面受到了条约的制约,但是做一定的油料战略储备,还是可以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是关乎到国民生计的问题。否则,一旦出现什么意外,日本就会成为一个孤岛。到时候,什么油料物资都送不上来,不需要什么人占领,日本自己就崩溃了。只不过,现在虽然有了俄罗斯的油料供应,但是中间还有中国和陈兆军方面在卡着。他们觉得,应该用一个什么办法,把这件事做得更稳妥,能够真正地保证自己在油料油品方面的配额不会减弱。
在签完这个协议之后,日本政府方面便对陈兆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们觉得,陈兆军在这件事情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事情都与他或者他的公司挂上了关系。但是,他目前还挂着一个政府官员的身份,也就是说,他很多时候还是要看中国中央政府的脸色行事。凭他的身份地位,他应该不屑于做这么一个市长。如果,他单纯是一个商人,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商业规则来办,自己担心的问题肯定就能迎刃而解了。毕竟,合约上面有规定,在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额度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如数输运到日本。而这个正常的情况,就绝对不能由中国政府来控制,必须让这件事跟中国政府完全脱钩,成为一个正常的商业模式,由陈兆军来完全掌控这个所谓的“正常情况”。而陈兆军方面,则需要把他摆到明处,让他坐实了商人的名头,让他必须按照商业规则来办事。那么,日本政府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想办法将陈兆军这么一号人物公开公布出去,让全世界一同来监督他这么一个商人。他们心里清楚,中国人向来对一诺千金都是很重视的,而且又爱面子,陈兆军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东西毁掉自己的脸面。更何况,商人趋利,陈兆军肯定知道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的信誉毁掉的后果。只不过,日本政府并不想因此而得罪了陈兆军,因此必须要将这件事做得隐蔽了才行。
于是,一个暗中的计划,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