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59、160章(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悦农门 !
鞠躬感谢coloryan1976、阿曼达米斯鼠的粉红票,三合一
“行,那鸡苗的事情我去找他们。嗯,然后,我看看,”张四娘翻看着手里那个用草纸装订的一小本本,“在鸡建的时候,我打算在鸡场下面开凿一个同等大小的菜窖。里面要划分出区域,可以存放水果,生鲜。喏,这就个样子。”
她从手中拿出一张画好的图纸,打开来给大家看。
这几天,家里人忙着给宋氏订亲的时候,张四娘跟着忙完了,就自己画了几张图纸。分别是鸡舍外观、内部建造样式,以及地窖整体与分区。
毕竟不是建造专业出身,图样上有些地方画得并不标准。顺子在看图纸的时候,也指出一些问题的所在,大家凑在一起,修修改改的。基本敲定了最后的样式。
顺子看着重新画好的图。
他不得不对张四娘这个孩子另眼相看。从前就知道她是个不一般的孩子,是个抓钱儿的童子。却不知,她的心思竟是如此之细腻。鸡槽分了食、水两个,还设置了采暖设施,通风窗口、排污通道,还有墙体内壁上的灯架……这些她都考虑进去了。
难怪她说八十两银子不够用呢,就照她这样建鸡舍、挖地窖的、再加上各项花费,五百两银子仅仅是勉强够用。
“这弄得也太大了。”宋氏原想着手头里留着银子呢,一千五百两的银子,给刘成三百两,鸡舍、地窖五百两,手里的银子就去了大半。
“娘,”张四娘咬了一口糕点,“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没有投入哪来产出。与将来的收进来的银子相比,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您呐,目光要放长远些。”
宋王氏看她吃噎到了,忙又给她碗了水,“你母亲说的有道理,你说的道道,咱们也都明白。就是让你办事啥的,咱们都想想,把事情都想周全了,这样稳妥些。”
张四娘喝了一口水,“姥娘,咱就不说长远的事情,可你想过没有这建鸡场、地窖的好处?得月楼不要咱们的鸡,我就自己开炸鸡铺子,虽是吃紧一些,可照样能卖得出去,更何况,这么大的利润在眼前,得月楼也不可能放弃掉。再来,这鸡场每天出的粪肥那可是上好的肥料,咱们家用不完,可以白给或卖给村民。地窖的好处,那就不用我说了,娘心里最清楚。咱们开辣白菜作坊是在冬天里,还能存放得住,可天头一天一天的热了,哪能就在作坊里的停放呢。所以,这地窖也是必须挖的。而且,”她指了指图纸,“这地窖要挖的话,绝不能挖浅了,要深挖,挖得越深,保存吃食的时间就越长,而且远离地上的污染源。这点很重要。”
顺子呵呵一笑,“行,我看四娘的想法都没错。你们也别担心她这些了。我等会儿就去那一亩的闲置地去瞧瞧。咱们也不能纸上谈兵,总要看看地头,量量尺寸。”
宋王氏道:“先别急着去,饿着肚子哪能行呐。我这就去做饭。”
张四娘就瞧着顺子打趣道,“都说丈母娘疼姑爷,此话果真不假啊!”
自打宋氏与顺子订了亲事以后,宋王氏对顺子的态度真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真把他当亲儿子来疼。
宋氏照着她的身上狠打了一下,嗔怪道:“小孩子家家的,怎么说话呢?!”
张四娘噘着嘴,噌到顺子身边,“叔,你看,我这一巴掌可是因为你才挨的,你得给我出头!”
顺子的脸红红的,可眼里是满满的喜悦与幸福,瞧着宋氏,那目光都能温柔得把人融化了。
哎呀我的妈啊!张四娘赶紧抚了抚胳膊,一身的鸡皮疙瘩往下掉!
宋氏呢,看着顺子的目光,早就羞红了脸,扭身就出去了。
张四娘瞧着顺子还在傻笑,啧啧嘴巴,“顺子叔,顺子叔!”
叫了他两声才还魂,“啊?啥事?”
张四娘白了他一眼,“要问啥事啊,我这儿还真有个事儿。”
“好,你说。”
“到了秋天里,如果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的话呢,鸡肉就应该供给得月楼了。你和娘也要成亲了。”张四娘整理了下思绪,“我打算在镇上开家面馆,所以,要搬到镇上去住。”
这话,张四娘从来都没有对宋王氏母女二人说过。怕她们不赞同,更怕她们担心。
但眼下不同了,顺子眼瞧着就变成了她爹,作为宋家唯一的男人,可谓是有了主心骨。张四娘就与他先透了个话儿。
“你是说,你自己一个人?”顺子皱了眉头,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暂时,我想和姥娘过去。但我希望,以后你们都能过去。你和娘成了亲后,就要搬到你家去住。我姥娘又成了一个人。虽说呢,隔着不远,但也没有常往娘家跑的道理。叔,你瞧瞧这小茅屋,是住不得人的。”
顺子想了想道:“四娘,我觉得这事儿,先不急。总要等鸡场做得稳妥些,你再去开什么面馆也不迟。再者说,这鸡场不是可以赚很多的银子嘛。即使你不开那个面馆,也够这辈子的吃喝嚼用了,家里头还在地呢。你年纪小,实在不能这么奔波下去了。赚钱养家,本就是男人的事情。以后,有叔呢,你就安安心吧。”
张四娘知道,顺子说得确实没有错。依目前来看,她完全有那个条件在家里过着好日子。但就那么待在家里混日子,又有什么意思。在家里一天,二天,甚至一个月两个月都可以,可日子一久,人的精神与斗志就会被惰性慢慢地磨灭掉。
她不是什么深闺里的小姐,也不属于纯粹的庄稼人。她有的只是这个在古人看来还算新奇的点子,用来赚些银子。
若说她从前赚钱是为了糊口过上好日子,那么她现在努力赚钱不过是把它当成一个消遣,一个事业来做了。在商人眼中,有了十两银子就想赚钱一百两,有了一百两,就想赚一千两,一万两。这种财富的积累过程,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证明。而并非仅仅是为了赚钱了。
张四娘想了想,这事儿怕是她提得急了些,待到水到渠成之时,再说吧。
吃过了饭,一家人都到地头上看地,自打秋收后,这块地就再也没动过土。一直空闲到现在,顺子在这遍地上丈量了尺寸,又看了看土质。
“叔,你看咋样?多久能施完工?”
顺子略略思索了下,“如果不求花哨精美,只求结实耐用的话,我估摸着两个月就能建成。”
从眼下到秋天,还有四个月多的时间。而从鸡苗到鸡出栏则得需要九十到一百天,姑且算是三个月,那么,鸡场建成之前一个月有鸡苗就可以。
而自己孵蛋就比买鸡苗划算,现在开始做准备的话,估计三十天左右就能出鸡苗,时间上也刚刚好。
张四娘把她的想法一说,宋王氏笑道:“鸡出栏哪能那么快,最快也得五、六个月的时候能杀。”
张四娘皱眉,略一想,这才恍然,这可是在古代,鸡饲料里面不可能像现代要往里面添加激素。鸡的出栏期就要迟一些。
那么,就算是直接抓了鸡苗,因为鸡场的工期时间没法改变,到最后,最快的出栏日子也要到秋末了。
半年的时间呐……
“四娘,你别急。我这就去找人去,咱们早点开工,先把鸡场建起来再说地窖的事情。地窖如果也着急的话,就先在作坊下面挖。怎么也能挺一阵子。”
张四娘就问,如果那样的话,估计得花多久的时间,顺子道,那么做下来也得一个半月才能建好。
早建成,早赢得。答应周正秋季供货的事情,不能无故拖延。虽说彼此也熟识了,但商人之间最重的是诚信。绝不能凭着人情关系,把诚信二字踩在脚下。
此事一经敲定,宋家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建鸡场的人选,除了专业的木匠,工匠外,还需要打杂工的人手。庄稼汉子白天都在地里头干活,也没啥空闲,只有到了黄昏才有时间。好在随着天气渐暖,天头也变得长了些。
因此,在听说宋家要建鸡场需要帮工人手时,不少人都过来报名帮工。张四娘并不是有人就要的,她都是挑了一些,健壮的能干的人物。
于是,西山村里流行起一个新的词汇,叫小时工。
在宋家帮工,按时计算工钱,一个时辰,按做活的轻重,轻巧的活计能给到五文钱,重力的活计则给到八文钱。
对于那些干惯重体力活的庄户人家来说,这钱简直给的太丰厚了。村民们都争先恐后的来。对于没捞到活计的,张四娘则允诺等到挖地窖时,再由从他们之中选出一些人来用。
也因着这件事,那么对宋氏说过风言风语的人们都住了口,在利益面前,谁还会在乎那些个是非呢,再者说,人家宋氏都与顺子订了亲了。没有人再愿意说三道四了。
这天晚上,张四娘在油灯下核算花费,算盘子打得噼啪作响。
“四娘,别太累着了。过来歇会儿。”宋氏坐在炕上,招呼张四娘。
张四娘看着差不多了,就伸着懒腰爬上了炕,见宋氏正在叠纸钱。
“娘,你叠这纸钱干啥?”
“瞧你都忙糊涂了,明儿个是清明了。一早上就得去山上给你姥爷上坟去。”宋氏答道,手上不停,三两下便叠好一个。
张四娘细一核计,可不,明天正是清明节。是人们上山给祖辈们上坟、扫墓的日子。
张四娘略在炕上躺了会儿,便帮着宋氏一起叠纸钱,“不用你,你歇着吧。”
“这么多,你哪能叠得完呢。”
宋王氏从不买纸扎铺子叠好的。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她觉得,自家人亲手叠得才显得有诚意。只从铺子里买回大张黄钱纸,然后回家自己叠。
娘俩个都是手脚利落的,不一会儿把就纸钱叠好捆扎完了。
宋王氏这个时候还没有回家,每天晚上都要到对门江婶子家里,一起做喜被。
宋氏让四娘先去睡了,她则在灯下做着针线,等宋王氏回家。
这次再嫁人,宋氏是发自内心的欢喜,拿着针线的手,几次都停顿下来,怔怔地发呆。
四娘躺在炕上,偷眼瞧着宋氏,没有再说什么。宋氏的心里还是有个结,需要她自己慢慢地解开。相信,在顺子的关爱下,她能将过往的一切不快,淡忘掉。
第二天一大早,天头还没大亮。张四娘就被宋氏叫醒了,三人简单洗漱了下,就提着篮筐,去西山岭给宋老爷子上坟去了。
宋老爷子的坟在西山村的南面山麓上。南山并不高,一路上去,都是平缓的斜坡。山上的树木都泛着翠绿色,青嫩的小草夹杂在荒草之中,顽强地生长着。
“四娘,再加把劲儿,马上就到了。”宋氏指着不远处,一堆堆小坟包说道。
那里是西山村的坟营子。但凡有人家亡故,都会坟在那里。
宋王氏提着篮子,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
人已经走在娘们俩个的前头了。
张四娘抹了把头上的汗,紧跟了上去。
过了坟营子,继续往山后坡去的时候,宋王氏在一处三五坟包处停了下来。
“玉儿,四娘,过来给嗑头。”
宋王氏摆好供品,插好香。
宋氏拉着四娘,随着宋王氏嗑头。
宋王氏嗑完头,也不起身,继续跪在地上,烧纸钱,一边烧,一边哭,嘴里还在低声念叨着。
林间漫着一层薄雾,耳畔是宋王氏母女的哭泣声,莫名的哀伤渐渐涌上张四娘的心头。
想起了现代的父母,远离了他们的疼爱来到异世……经历过这么多的磨难,她越想越难过,忍不住也哭泣起来。
那哭声比宋王氏母女俩还凄凉,她们是怀念追思,而张四娘的哭声里却透着一种孤独与无助。
这还是张四娘第一次给宋家先祖扫墓,任谁也没有想到她会哭得这么伤心。
宋王氏将她搂进怀里,轻拍着她的背,“好孩子,你有心了,姥娘没看错你。”
待扫完了墓,三个女人重新整理了情绪,顺着山路下山,一路上也遇到不少来扫墓的乡亲。但彼此都没有打招呼,这是这一带的规矩,以示对死者的尊重。
到了家里头,三人换了身干活的衣裙,准备出门各自忙碌去。在院门口,遇到了从高崖村里扫墓回来的张玉凤与刘成。
宋氏一看到张玉凤,就微微地侧过身去,宋王氏则对刘成点了下头,便往地头里去了。
“姑父,小姑母。”张四娘笑着打招呼。
张玉凤斜着眼睛,白了她一眼,从鼻子里冷哼了一声,直直地走过去了。
刘成则停住脚与张四娘说话,“……等会儿就装车。那边我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本来东西也不多,直接搬了就能住人。”
前几天,张四娘特意与刘成去了趟镇上,与马郎中谈了兑买医馆的事情,当下付了银子,签了契书。事情办得还算是顺利。
张四娘冲着张玉凤远去的背影努努嘴,“没和你闹?”
刘成笑道,“病了这一场,她想闹也得有精神头啊。我瞧着她也乐意去镇上。换个环境,对她也有好处。”
“那样最好,只是咱们村子里的人就少了可以寻医问药的好郎中了。”
这一点,刘成也考虑了,他应承村民,会时不时地回村子里来坐诊。到时,乡亲们还是可以找他的。
“姑夫,你雇了几辆车?我家驴车还空着呢,我让大山哥帮着出一趟车,也省得你跑二回。”
刘成为了省银子,只雇了两辆驴车,挑着紧要的东西装了。其中一个驴车上装的是几大口箱子,里面尽是些医书。剩下的东西,都是张玉凤的。
刘成也没四娘客气,但说大山跑的这一趟活儿,工钱他出。
张四娘一口答应,也是为了全了刘成的面子。
与刘成告别后,母女两人去鸡舍那边帮忙。
工匠们在打地基,工程进度比想像中的要快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