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卫新咏失踪(2 / 2)
趁着兵荒马乱的,他带人悄悄潜回凤州,把卫崎干掉——本来卫焕也视知本堂如眼中钉肉中刺,亦承诺过有机会时会把卫崎父子交给卫新咏处置。现在这种大好时机,卫崎活着对于卫焕来说又没什么用了,派人私开城门,容卫新咏一行人入城之后,为其遮掩行踪,去把知本堂端了,既完成了对卫新咏的承诺,也是给瑞羽堂去了个心腹大患,卫焕何乐而不为?
如今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戎人大举进犯以及燕州余韵上面。凤州早在卫长嬴出阁那会就闹了一场“戎人潜入”……这么好的机会,估计卫新咏不行动,卫焕都要打发人来给卫新咏面授机宜了。
知本堂现在是全靠卫崎支撑着,卫崎死了,卫新咏往后想要收拾卫清鸣等人,却要方便许多。而且卫新咏弄死卫崎之后立刻返回燕州,大可以推说他跟莫彬蔚一干人被乱军裹胁,被冲散了,又被困在某处,这才耽搁了返回。
这种说辞众人虽然不见得全信,但至少场面上是能够交代过去了——谁叫幽燕如今都乱七八糟的呢?
眼下这局势,各家保全自己都来不及,哪里有功夫去管旁人家的家务事。卫新咏只要拿出来的说辞不至于太过荒谬,没人会深究。
卫长嬴越想这种可能越大,只不过这份猜测涉及到自己娘家人的品行,却不好跟人说,因此只是沉默。
而卫新咏虽然意外“失踪”,但朝野对于圣上也是忍无可忍。
可圣上到底是坐了几十年帝位的老君,不是说让他退位就能让他退位的。
即使百官齐心协力逼宫……那也要过得去御林军那一关。否则以圣上如今的疯狂,索性拼着千秋骂名,把百官全部屠戮殆尽、血洗帝都的事情他真的不是做不出来。
即使他可能做不出来……反正像沈宣之类的官吏是不想拿合家大小性命去试试看的……
所以现在最紧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御林军之事。即使不策反他们,至少让他们袖手旁观。
问题是顾孝德对圣上极为忠诚……
而他统帅御林军也有二十来年了,在军中威望极高。想对御林军下手,可以说是完全绕不开他的。
御林军里虽然有许多勋贵子弟,可以被各家长辈叫走。可三十万御林军当然不可能个个都是士族晚辈。更要命的是,因为顾孝德自己是世家子弟,在族里出身也不是很高,全是靠着妹妹做了皇后才被委以重任。
是以顾孝德初掌御林军时,颇在勋贵子弟出身的下属和士卒手里吃过亏。顾忌到这些人背后的长辈们,他不好发作,索性就找了个借口禀明圣上,从庶民里招募士卒,另成一部为自己的亲军,刻意训练为御林军中的精锐,好抬高自己对天子亲军的控制,也上借此抵御阀阅的辖制。
这部分号“玄甲卫”的士卒非同上次被派去跟刘家私兵一同攻打燕州城的御林军相比,圣上也将这支来自民间、没有祖荫,因此格外忠君的军队视作珍宝,从练成之日起就叮嘱顾孝德,任何情况下玄甲卫不得离开帝都——这才是拱卫皇室的核心,是圣上花天酒地不顾民生的底气。
这支军队圣上关心得很,内中无一出身士族不说,士族平常也不许有任何染指!虽然这几年圣上沉迷美色,但之前十几年的栽培放在那里,底子还是只认皇命不认旁人的。
有他们拱卫皇宫,想行那变天大事,谈何容易?
诸人商议良久,最后太师含蓄的建议青州军可以整装待发:“近来青州附近的民变闹得太不像话了,那边的士族私兵连败,叛军暴民气焰日趋嚣张,州勇亦不能支持,还得太保替朝廷分一分忧啊!”
之前不让青州军动身,那是怕万一圣上听到消息,刺激了他,这老家伙年纪一大把,又发疯到了子孙都不顾的地步,咱们何必招惹他呢?划不来的。但现在圣上太作死了,若还是老老实实的等他出了什么事儿再动作,万一晚了怎么办?跟着这种君上,还是冒一冒险的好,先从青州附近协助官府镇压民变起,慢慢向帝都靠拢……没准就混过去了呢?
用这番话修复了与苏屏展上次不欢而散的裂痕,太师再次看向沈宣……沈宣如今是被他看得怕了,警惕的道:“太师若有命,宣敢不附骥?只可惜如今四万兵马皆已离都,区区两万士卒不足谋事,怕是有负太师之望。”
太师您有什么想法,还请您走在前面,我这做晚辈的可以跟您走,打前锋嘛,这就算了——沈宣暗地里都干了那么多勾当了,几年下来劳心劳力的,可不希望临了临了还要背个弑君的名声……还有,太师您可别再打我家那最后两万兵马的主意了!老子就弄了六万兵马进入中原,怎么可能一点后手都不留!
太师不知道是这次真没这么想,还是听了这话临时改了主意,却摇头道:“圣上行不智之事,我等臣子,理当劝谏。不到万不得已,岂可行那兵谏之事?老夫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想问一问太傅。”
沈宣小心的道:“太师请说。”
“令爱……”太师眯起眼,道,“老夫是说府上的四小姐,传闻曾被顾孝德之次子提过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