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慈善(下)(2 / 2)
193o年时,萨菲罗斯教派到美国的传教者,最初放出了过五百万美元的低息贷款,借此建立了两百多个和萨菲罗斯教有联系的“教会”农场。
当年粮食丰收的时候,萨菲罗斯组织教徒进行“义务劳动”,帮助这些“教会”农场收割,减少了人工成本。
收上来的粮食冲抵掉了贷款,那些为贷款而入教的信徒很满意,林汉本人也很满意。因为当时的粮食在美国卖不出好价钱,一点点贷款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粮食,还省掉了收割的人工费,出售需要缴纳的税费。而后这些粮食全部变成传教用的救济粮,送到城内,免费放给城里饥饿的贫民。
对于那城里来领救济粮的贫民,萨菲罗斯教旗下的慈善工作者只有一个要求:领取圣餐面包和食用面包时,对着那座双身天使像虔诚地念一声:感激仁慈的加百列.萨菲罗斯大人。
虽然美国政府对萨菲罗斯教这个从德国“进口”的邪教有所警惕,可是他们做的事,几乎全是让人赞叹的“慈善”事业,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道义上都拿他没办法。那些有免费“圣餐”可领的贫民、流浪者,很自然地也就加入了萨菲罗斯教。而且这种做法,本身又是帮助美国地方政府减少社会矛盾的好事,他们又如何能够反对?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借助慈善的方式,自产自销地运作,一切几乎全部脱离商品经济的作法,对于消弥经济危机并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还有坏处。这也是资本家为什么宁可倒掉牛奶,烧掉粮食也不肯拿出来搞慈善的原因,道理很简单:如果拿出来搞慈善,大家都等着吃白食了,商品就更加卖不掉。
林汉本人是巴不得美国的经济危机永远这样持续下去,这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宗教慈善”他会一直搞下去。
和需要进口粮食的德国不同,美国是个产粮大国,人口基数要比德国大得多,到1932年六月,林汉前前后后不过投入了一千多万美元,招入的信徒数量已过了六百万人,甚至过了德国本土的信徒数。
至于投入的一千多万美元,萨菲罗斯教在传教和起“慈善捐款”过程中,早已收回甚至还有利润赢余。六百多万的信徒,平均每人为教会捐一美元,那就是六百万美元,如果算上非教民的捐献,那就更多了。趁着经济危机在美国传教和搞慈善,萨菲罗斯教的“入侵”,虽然令美国本土的基督教会厌恶和不喜,但在民间和舆论宣传中却名声极佳,组织的慈善筹款总能收到大量教民和外人的捐款。如果把那些被“省”掉的,信徒们自愿进行免费义务劳动的人工成本也算进去,那简直就是大赚特赚了。
“搞慈善,并不是烧钱而是赚钱的一本万利!”
来自后世的林汉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为了长远打算,林汉在这过程中只要求能保本即可,多余的“慈善利润”他都良心大地用于慈善事业之中,一美元的善款都没有贪污。
比起后世那些借着大灾之机,拿了几亿民间捐款,几年时间却只用掉了百分几捐款的所谓民间慈善基金,林汉觉得在美国搞真慈善的自己,真是人品太好节操大有,照镜子时,也越觉得自己脑门上一顶金色的圆环正散着圣洁的光芒。
他开始考虑是不是在要给自己的名字前加注一个“圣”字,叫圣.萨菲罗斯。不过考虑到自己现在已经是“神明”了,往名字上加“圣”字,似乎是信徒才能享受的待遇,最后也只好遗憾地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