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逐新千年(十一) ----上(sh)海篇(二)(2 / 2)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sh)海黄浦江畔、浦(pd)东陆家嘴嘴尖上,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中串联至如茵的绿色草地上,而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高托起浑然一体,创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她犹如一串从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上(sh)海浦(pd)东这块尚待雕琢的玉盘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人的光芒,成为上(sh)海新的标志性建筑。
东方明珠塔最有特色的是把3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串联在一起。两个大的球体直径分别为下球体50米和上球体45米。连接它们的是三根直径为9米的擎天立柱。最高处球体直径是14米。整个建筑物的支撑完全靠三根深入地下的擎天立柱。
“哇!太漂亮了!”来到位于263米处的主观光层,王谨瑜兴奋地大声喊了起来,显然他也是第一次来这里。这惊奇的喊声倒让方斌感觉很舒心:到底这个家境优越的男孩子,还是把自己的话听到了心里,也基本上做到了!来上(sh)海大半年,还没有到过东方明珠塔,至少说明他还是有志于学的。心里高兴,嘴里的话也就动听:“呵呵,看来我们谨瑜,读书还是很用功的啊?”
“嘻嘻,你就不用表扬了,复旦的课程,第一年是最紧张的,没听说有几句顺口溜啊?一年级老实坐前排,二年级胆小往后呆,三年级睡觉头向下埋,四年级很少到教室来。”童海璐嘻嘻地笑,看着王谨瑜:“小师弟要坚持啊?不要象高年级的老油条。”张欣瑶似乎心事重重,玉儿拉着她的手,在观光室里向外眺望。
“谨瑜我是知道的,一定会善始善终,把学习摆在第一位。”方斌欣慰地笑,赶紧转换话题:“你们瞧,站在这个位置远眺黄浦江,滚滚的黄浦江水,如同一条绿色的缎带,松松的系在浦(pd)东,待到入海处,与清亮的海水一合,青绿相间,十分漂亮。”
“嘻嘻,你这是没有看到吴(ws)淞三夹水之奇观呢!”童海璐嗤嗤地笑:“这是因为长江波涛、黄浦江江水和东海相汇时,因颜色互异,因此合流之后呈现出黄、绿、青三水之奇妙景象,在涨潮时分特别明显,十分新鲜。不过,那种情景,不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能见到的,要有缘分!”
来到旋转餐厅,宽敞明亮的落地球体玻璃窗外,浦江美景一览无余,张欣瑶的兴致也高了起来。
“各位,休息一下,也让我和黄教授,托你们的福,尝一尝这大都市半空之中的风味餐。”方斌在餐桌边坐来,让每人点一道菜。不一会儿,法式蜗牛、芝士蛋糕、三文鱼、俄罗斯浓汤、生蚝、蛋糕、酱鸭、龙虾、甜点都上齐了,几个人也不客气,一点也不绅士,风卷残云般地一扫而空。
游览过东方明珠塔,方斌提议去寒山寺。寒山寺座落于上(sh)海市崇明城内东门路21号。
“哥,怎么这里也有个寒山寺啊?它不是在苏(sz)州么?张继的那首诗,闻名遐迩,名震中外!”王谨瑜称方斌一会儿师傅,一会儿又叫哥,他对上(sh)海也不熟悉,只知道张继的《枫桥夜泊》,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弄得家喻户晓。
“呵呵,你问我,等于问道于盲,还是请教黄教授吧。”方斌嘻嘻地笑。玉儿也不扭捏,笑容满面地说:“寒山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天启四年,杨军的夫人朱氏从苏(sz)州驾着小船到崇(cm)明削发为尼,法名颠修,建寺名寒山寺,寺中供寒山、拾得二像。崇(cm)明寒山寺和苏州(sz)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他们的钟声相传‘有瀛洲东门寒山寺,夜半钟声迎客船’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争相妍美的诗句。二者是鸳鸯宅。”
“啊?还有这样的机缘啊?”王谨瑜惊奇地张大了嘴,旁边张欣瑶若有所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