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物流(一)(2 / 2)
最开始的两年。因为公司准备的不是很充分,给营口港的接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毕竟运人和运货是两回事。好在公司在营口港附近新修了一个港区,专门负责接收来自大明北方的流民,流民可以从这里直接下船,这才缓解了营口港的压力。
大批流民在营口港下船以后,码头上就有系统完善的营地,各种设施也非常的齐备。一个个用围栏组成的通道,可以让大批的流民们直接进入到各个营地,进行登记、甄别和净化。
接收流民的整个过程效率极高,各个环节都有经验丰富的员工负责。再配属一些远东军的官兵负责维持秩序,虽然每天下船的流民数量庞大,但是都能快速有序的完成接收工作。
流民经过登记、甄别和净化,由专人为他们分发物资。然后纷纷打散原有的组织序列,直接在码头上整编成一个个中队、小队等基层组织结构,最后各个整编完毕的分队,被有序的带出码头。
沈阳到营口、旅顺的两条铁路线,都是双向施工。营口港的火车站和货场已经基本修建完毕,港区的铁路网也都并网通车。
现在港区码头和附近的仓储区。都修建了完善的铁路线,粮食等物资卸下后可以由停泊在码头上铁路专线的火车,直接运送到战略储备仓库。
露天仓储区则是直接设置在码头边上,各种矿产物资堆满了露天货场。虽然码头上的几座由蒸汽动力驱动的座门吊承担了大部门卸船的工作,港口完善的铁路网承担了物资的运送工作。
但因为缺乏足够的机械,二次装卸转运的工作,还是需要原始的人工和畜力来完成,生产效率极为低下,这也是营口港货物吞吐能力始终无法突破的主要原因。
战略储备油库则要好很多,营口港有专门的化工码头,从库页岛驶来的油船可以直接停在化工码头上,通过输油管将各种成品油、润滑油和机油的油品输送到战略储备油库。
这些油船都是用近百艘淘汰的改进型机帆船改装而成的,每艘船可以运送200-500吨不等的成品油,船只经过各种安全设施的改装,还安装了吸油、输油设备。每年都会向远东各地的战略储备油库运送油品。
让人欣慰的是,那艘随大家一起穿越虫洞的俄式油船依然没有退役。虽然公司公司只把他当作一次性的产物,当时船况就非常不好,好像随时要报废的样子,但是直到今天还在顽强的活着,每年都能晚饭海参崴和营口港十余次,实在是让人不得不佩服毛子的东西,看着不咋地,但确实是皮实耐操。
(未完待续。)
PS:感谢看门前花开花落、阿歷、塔塔普的月票支持。感谢阿歷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