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卫所(二)(2 / 2)
一种是都司卫所控制下的军匠,这是具有军器生产技术的劳动者,是官手工业的次要力量。还有一是户部控制下的灶丁,就是各地官方盐场的工人。
强制劳役下的工匠们,其社会地位也特别低。工匠因为世代不得转业,永受奴役,所以极受歧视。他们除非获得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特许,不能脱籍,超登仕流。
明代的工匠,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遭受这样的虐待,这就使他们必然要和剥削者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明代工匠斗争的主要形式有怠工、“失班”、隐冒和逃亡。
明代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嘉靖八年,鉴于“各府、州、县工匠,近多冒替影射,随解随逃,徒以累民,而公家不得实用,”因此,建议“纳价以助大工,每匠一名,照旧例每季纳银一两八钱”,也就是工匠可以以银代役。
这也让明朝的匠户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作自由,提高了他们劳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得更快,也促进了明代后期资本主义因素的迅速增长。
但是各个卫所军匠却没有这个待遇,因为各个卫所的军匠把他们当成自己手下的奴隶,对他们进行疯狂剥削和压榨,使得这些匠户比军户还要凄惨。
远东进入中原以后,四处疯狂收刮的东西只有两样,一个是粮食,另一个就是各地的工匠。南方兵团长江舰队在江南劫掠大批粮食的同时,也劫掠了无数的工匠,连带着他们的家人都被一网打尽。
远东军进入中原北方地区以后,对各地藩王宗室、勋贵外戚进行清算的时候,对他们府上的工匠也是全员接收。还有各地的官方作坊、藩王勋贵名下产业的作坊,都有着大批手艺精湛的工匠,这些人都没有逃过远东的“毒手”。
公司进入中原以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收拢了大明官方和民间的大批手工业者,也就是明朝的工匠。这些人也都没有逃过远东的收刮,纷纷举家被送往海参崴,成为各个企业的学徒工。
民委会工作组的各个基层单位,还组织各个卫所的军户对大批军屯耕地进行秋翻,并利用公司运来的资源,帮助军户们休整房屋。
因为卫所的土地都是由常年耕种,军户们的房屋虽然破旧,但是怎么也比那些破败地区的残垣断壁要好,所以远没有那些破败地区的工作量大。
而且各个卫所的军户们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吃饱了肚子以后,爆发出了令人震撼的工作热情,对远东公司各个基层单位的领导都是非常拥护,所以各地卫所的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
各地卫所的民委会工作小组,首先进行的工作就是根据卫所留下的资料,对各地卫所军屯的耕地进行详细的统计。
在统计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各地士绅官僚占据军屯耕地的情况,就会派出远东军部队对这些土地强行收为国有。其中很多时隔多年牵扯不清的土地,也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这部分土地强行没收。
趁此机会,公司民委会还组织力量,对各地士绅侵占官田的情况,进行了严厉的审查。对各地士绅官僚所霸占官田,也进行了强制没收,把这些耕地和治下的佃户奴仆全部收归国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