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节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2 / 2)
我的心中不由得一凉,冯才人却仍是看着屋顶认真地说道:“在另一个地方,等我相聚。”
生当复归来,死当长相思。
已经不可能复归来,何苦徒留两人阴阳永隔,两地相思?不如,我去与你一道,在另一个地方相聚。
如果死去的人还可以子在另一个地方相聚,那么死,当真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可如果真的死去之后,人们还能在另外的地方,不受时间的限制长相聚长相守,那么世上之人,又何必为了一死而悲啼不休!
“你一走了之,别的人呢?”我问了,却有些后悔,我想问她,世上难道就没有别的事情别的人,让你牵挂吗?可是想到冯才人的遭遇,恐怕值得牵挂的人,真的没有了。
“别的人,还有谁?”冯才人意兴索然地摇头,“再没有了。”
沉默片刻,冯才人忽然道:“我该把张贤妃的事情告诉你了。”
这正是我要的真相,应该也是普安王想要的真相。可是此刻,我不能听。
或许对于冯才人而言,完成了这件事,她就完成了最后一件事。所以,我不能让她说出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我忽然开口:“冯娘子,你到底……曾不曾嫁与他?”
冯才人愕然,怔了片刻,方才缓过神来:“你为何……这样问?”
之子于归,本就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但冯才人眼中一闪而逝的光彩,却让我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是没有错的。
“那一段乐曲,丰瞻华美,春光旖旎,尤其是那一番婉转羞涩的欢愉欣喜,当真与那欢庆的曲调相得益彰。好像,真的是在庆祝于归之喜。”我缓步走近冯才人,在她对面的木凳上坐下。
当时听到这里,我还以为冯才人所言的人,就是当今皇上。
当初相见的心动,相聚的不易,终于修成正果,所以这段乐曲,才这般洋溢着羞涩。
然而转念一想,背上却惊出了冷汗。
若是皇上,开始那一段《关雎》与《将仲子》,又从何而来!
就算皇上会对冯才人有过“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初遇与相思,但仲子逾我墙的人之多言亦可畏,却又从何而来。
那自然是,冯才人在进宫之前,曾有过一段热烈的爱恋,却遭到了家中的坚决反对。
但冯才人还是坚持了下来,终于才有了后来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那样华美热烈的乐曲,却让我害怕。
冯才人已经进宫了这么多年,却仍是这样执着地,记着当年这段刻骨铭心地相思。
在宫中,她的这般想法,足以让她毁灭。
我心惊,但亦忍不住欣喜,总算,他们曾有过一个美好的结局,哪怕,那不是最后的结局。
“当时,我一度以为,之子于归是真的。可是于归之礼结束后,冯娘子,你奏了一段短短的衬曲。”
“衬曲?”冯才人茫然。
“擅于奏琴之人,在弹奏一首曲子前后,或者两支曲子之间,指尖会不由自主地弹奏几个音符,或一句熟悉的、喜欢的旋律,算是思考,也算是试琴。”我道。
其实这些道理,我根本不需说,冯娘子问的也绝不是这个意思,但我还是尽量多说一些话,一面吸引冯娘子的注意,一面也在留神她的神色。
冯才人点了点头,目光中仍是不解之色。
“冯娘子,今天你所奏的曲子,融合了很多支曲,其中的衔接,极尽精妙,全然听不出刻意为之的痕迹。但《桃夭》《木瓜》这一段奏完之后,徵调并没有立时转为商调。”我对着冯才人微微一笑:“冯娘子,你弹了两句《有所思》。”
我看到冯娘子的纤指轻轻一颤,听到她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倦怠:“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这个梦字,写的真好。因为几句《有所思》,你便做出了判断吗?”
“我还没有聪明。”我摇摇头:“就算之子于归是真的,弹几句有所思,也再正常不过了。我的依据,是有所思里的遗憾。”
“遗憾……”
“若是曾经拥有,或许就不会有这么深的遗憾。”我道:“我终于想到,之子于归,不过只是一场梦境。”
冯才人的纤指在轻轻颤抖,她忙用左手使劲握住了右手。我不忍也不敢看冯才人的脸上是怎样的表情,只听许久之后,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缥缈地如同来自遥远的云端,却是直直地沁入人的心底。<